樂毅(生卒不詳)戰國時中山國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人,魏名將樂羊之后。樂毅很賢能,喜好軍事,趙國人曾舉薦他為官。武靈王在沙丘行宮被圍困餓死后,他離開趙國到了魏國。后來聽說燕昭王禮賢下士,先禮尊郭隗借以招攬天下賢士。正在此時,樂毅為魏昭王出使燕國,燕王以賓客禮節接待他。樂毅推辭謙讓,向燕昭王敬獻了禮物表示愿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為亞卿。當時,齊國很強大,而齊閔王很驕橫,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燕昭王認為攻打齊國的機會到了,就征求樂毅是否可以攻打齊國。樂毅認為齊國是個大國,僅憑燕國一己之力還不能戰勝齊國,若一定要攻打它,應聯合趙、楚、魏等國,于是昭王派樂毅去與趙惠文王結盟立約,另派別人去聯合楚、魏、韓等國。得到幾國諸侯的支持。燕昭王動員全國兵力,派樂毅擔任上將軍,趙惠文王也把相國大印授給樂毅。樂毅指揮趙、楚、韓、魏、燕五國軍隊攻打齊國,在濟水西大敗齊國軍隊。樂毅把其他四國軍隊遣回,獨率燕軍攻擊齊軍,一直打到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樂毅在齊國作戰五年,攻下齊國城邑70多座,劃為郡縣歸屬燕國,只有莒和即墨沒有收服。燕昭王據其功封于昌國(今山東淄博東南),號昌國君。后來,燕昭王死,燕惠王立,誤信齊人田單反間計,派騎劫統率軍隊。樂毅被迫出奔趙國,受封于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南),號望諸君,最后老死于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