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彤(前45~30)字偉君。東漢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其父邳吉,為遼西太守。邳彤雖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卻有一顆仁愛之心。他的青少年時期,正處在西漢末年,他看到因社會動亂,百姓困苦不堪,并常常遭受疾病折磨,遂立志學醫,以濟世救人。父親對他學醫非常支持,延請名醫予以施教。邳彤聰慧過人,學習又很用心刻苦,未出三年,便能獨自問診。為了求得更大長進,邳彤毅然放棄富裕的家庭環境,走出家門,一邊遍訪名醫求教,一邊為缺醫少藥的普通百姓義務診斷,當時就被民眾譽為“神醫”。但是,隨著他對民間百姓疾苦和對社會現狀了解的加深,逐漸認識到,只靠個人醫術,實難達到濟世救人的目的。于是他放棄了從醫,抱著匡復社稷的宏大抱負,踏上了仕途。憑著過人的才智和父親的幫助,很快便升任和成卒正(相當于太守)。后來他輔佐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劉秀先后封邳彤為武義侯、執大司空事、左曹侍中。
建武六年(30),邳彤在河北巡視途中卒于安國(《后漢書》、《祁州志》)。邳彤作為光武帝的心腹謀臣戰將,且長期征戰在河北廣大地區,特別是安國一帶,常為民間百姓問疾治病,配藥神奇,藥到病除,深得民眾愛戴,被尊稱為“藥王”。至今安國一帶仍流傳著藥王邳彤為軍民治病的神奇故事。自東漢初到北宋王朝建立這長達千年時間,藥王邳彤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據傳,宋太祖趙匡胤之子趙德芳身患重病,諸多名醫都束手無策。后來,有一自稱祁州(治今安國)南關人的俚醫將其病治好后悄然離去。宋室要酬謝此人,差人來祁州尋訪,但遍查城內外未發現此人。聽說此地有一邳王神閣,被百姓尊為“藥王”,便以其顯靈之名,敕修廟宇,以感其恩,彰其神。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宋徽宗追封其為“靈貺公”。南宋咸淳六年、元至元七年(1270),南宋度宗敕封邳彤為“明靈昭惠顯祐王”。使邳彤成為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個皇封藥王。今安國市區建有藥王廟,祀藥王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