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焉(38~90)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建武十五年(39)封左馮翊公。十七年(41)進爵為王。因為劉焉是郭太后小兒子的緣故,所以獨留京師。三十年(54),徙封中山王。永平二年(59)冬,各諸侯王都到京師來會辟雍,事畢歸蕃屬地,詔劉焉也到他的封國去,令虎賁官騎跟從他。劉焉上疏辭讓,明帝下詔讓他不要推辭。因為劉焉是郭太后特別偏愛的,所以明帝也對他特加恩寵,讓他能夠單獨往來京師。永平十五年(72),劉焉的一位姬妾韓序有過錯,劉焉將她勒死,國相向朝廷舉報了此事,劉焉的封地被削去安險縣(今定州東)。元和年間,章帝劉炟又把安險給還中山國。
永元二年(90),劉焉去世。自東漢建立至和帝時,皇子始封的王死后,都賻錢3000萬,布3萬匹;嗣王死后,賻錢千萬、布萬匹。因為那時候是竇太后臨朝,竇憲兄弟專權,他們都是出于東海一系,所以對劉焉親厚而加喪禮,加賻錢1億。還下詔濟南、東海二王都到中山國,大規模為劉焉修墳塋,開神道,平了上千家普通人的墳墓,征1萬多人施工。發常山、巨鹿、涿郡柏黃腸雜木,3郡還備不齊,又調其他州郡工徒等數千人。征發工徒物料涉及到6州18郡。
劉焉墓在今定州北莊子,1959年發掘,發現800塊帶銘石刻或墨書題字,出土陶器208件,銅器129件,玉石器47件,金銀器各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