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偉(481~541)字休族。南北朝時期范陽涿(今涿州)人。少孤,有高遠志向,頗涉經史,樂于交游,為鄉里所敬重。州辟為主簿。38歲時始舉秀才。授本州平北府長流參軍,說服刺史裴俊按舊跡修督亢陂,灌溉良田萬余頃,當地百姓深受其益,修立之功,多委托給盧文偉。盧文偉既善于經營,兼擴展私人家業,他家原來一向貧儉,因此致富。北魏孝昌年間(525~527),朝廷下詔兼尚書郎中,行臺常景上奏朝廷,把盧文偉留為行臺郎中。
北方變亂,盧文偉積稻谷于范陽城,當時鬧饑荒,他對災民多有賑濟。后為杜洛周所虜,杜洛周失敗后,復從葛榮,葛榮失敗,他回到家中。當時韓樓占據薊城,盧文偉率鄉閭屯守范陽,與韓樓相抗。進朝廷以文偉行范陽郡事。防守二年,與士卒同勞苦,分散家財,拯救貧乏,人們對他稱頌。爾朱榮遣將侯深討平韓樓。盧文偉以功封大夏縣男,邑二百戶,授范陽太守。此時,侯深留鎮范陽。可是文偉知侯深難信,于是誘之出獵,把侯深拒之城外,侯深只得奔中山(今定州)。中興初年(531),授安東將軍、安州刺史。太昌初年(332),遷安州刺史,累加散騎常侍。東魏天平末年(536),東魏權臣高歡以盧文偉行東雍州事,轉行青州事。
盧文偉輕財,愛賓客,善于與人交往,好行小惠,因此所到之處頗得人情。由于他很會經營,所以積累不少財富。逝后,贈使持節、侍中、都督定瀛殷三州軍事、司徒、尚書左仆射、定州刺史,謚“孝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