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671~713)字澄瀾。定州安喜(今定州)人。崔仁師之孫。少年時以文詞出名,進士及第,累轉左補闕。預修《三教珠英》,以依附武三思、上官婉兒,由考功員外郎遷中書舍人、兵部侍郎。很快又拜中書侍郎、檢校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因典選納賂,被御史彈劾,貶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司馬。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從中回護,改襄州(治今湖北襄陽)刺史。不久,入為尚書左丞。韋氏專權,復以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睿宗即位后,出為華州(治今陜西華縣)刺史,除太子詹事。景云年間(710~711),太平公主引為中書令。玄宗即位后,因他曾參與逆謀,被流放到嶺南。追及荊州,賜死。
崔湜執政時38歲,常暮出端門,騎在馬上緩轡賦詩。張說見后感嘆到:“文與位固可致,其年不可及也。”與弟崔液、崔澄及從兄崔涖并以文翰居要官。自比東晉王導、謝安之家。著有《崔湜詩》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