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處直(?~921)字允明。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后,其兄義武節度使王處存據定州割據,唐昭宗乾寧二年(895),處存去世,兒子王郜繼為節度使,親近李克用。王處直為后院中軍都知兵馬使。光化三年(900),朱溫進攻義武軍,王郜派王處直迎擊,戰敗回軍兵變,王郜出逃投奔李克用。王處直自任義武節度使,投靠朱溫。
后梁開平三年(909)三月,后梁太祖朱溫下詔進封王處直為北平王。次年,后梁進攻成德節度使趙王王镕,王處直恐懼,投靠晉王李存勖。后梁龍德元年(921),王镕被義子張文禮殺害,王處直沒有響應李存勖討伐,被李存勖猜忌。王處直就派兒子新州(今河北涿鹿)團練使王郁,秘密聯絡契丹主耶律阿保機,叛李存勖。定州將領不愿聯絡契丹,推舉王處直義子王都,王都軟禁養父,斬殺王處直子孫及心腹,奪取義武軍節度使一職。
后唐同光元年(923),王處直抑郁而死,次年葬于曲陽敦信鄉仰盤山(今曲陽西燕川村西)內。王都奪權后,為了臉面和名聲,在王處直死后,請當時最好的工匠為其養父修建陵墓,因此王處直墓珍藏大量藝術品,其中以精美的壁畫和浮雕最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