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行友(901~981)清苑人。出身于農家。曾與其兄孫方諫在狼山(今易縣境)聚眾自保。后來孫方諫上表歸后晉,被授予東北面招收指揮使,且賜院額為“勝福”。每有契丹軍來,必率其徒予以襲擊,鎧仗、畜產所得漸多,更多的人投奔他們來避難。北宋易、定兩州宋將把他們的事上奏給朝廷,任孫方諫為邊界游奕使,行友為副。他們多次與契丹軍作戰,多所殺獲。乘勝入祁溝關(又稱岐溝關,在今涿州境)、平庸城,破飛狐砦。后依歸后漢,授孫行友易州刺史。
后周太祖北征,行友在路上獻俘斬的契丹人馬以求見,且請效力于帳下,于是厚加賜予,留之于軍門。顯德初年(954)。周世宗自河東還,加檢校太傅。六年(959),世宗北征,行友攻下契丹之易州,擒其刺史李在欽以獻。北宋初,加同平章事。狼山神祠內聚集人員日益眾多,孫行友也感到不安,屢次上表請求辭官歸山,下詔不允。建隆二年(961),他屯集錢糧,招丁壯,造兵器,想回狼山以自保。兵馬都監藥繼能把孫行友的行動密報給朝廷,宋太祖遣合門副使武懷節會鎮、趙兩州兵,稱巡邊直入其城,孫行友沒有覺出其中的異常。武懷節出示皇帝的詔書,令孫行友全族人赴關,行友倉皇聽命。解到關后,命侍御史李維岳就地審訊,審得實情,下詔嚴厲責備,削奪從前官爵。勒令歸私第。
過了兩年,下詔免除孫行友禁錮。不久,以郊祀恩,起用為右能武軍將軍。乾德二年(964),遷右監門衛大將軍,又改左能武軍大將軍。逝后贈左衛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