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遵誨(?~981)涿州范陽(今涿州)人。后周顯德初年(954),周世宗北征,被大將高懷德招入軍中。行軍至高平(今屬山西),與后晉軍隊相遇。雙方將要接戰時,后晉軍隊尚未成列,高懷德命董遵誨先出奇兵襲擊,把后晉軍隊擊潰,后周大軍繼進,將后晉軍打得大敗。
顯德二年(955),討秦(治今甘肅天水)、鳳(治今陜西鳳縣),大將韓通又上表請求董遵誨隨行。與后蜀軍戰于唐倉,董遵誨沖鋒陷陣,生擒蜀招討使王鸞,攻克秦、鳳二州。還師后,錄其前后功,補東西班押班,又遷驍武指揮使。四年(957),從世宗征淮南,攻合肥。六年(959),從韓通平雄(治今雄縣)、霸(治今河北霸州)二州。趙匡胤曾與董遵誨在一起作戰,有一天兩人論兵戰事,董遵誨理屈,即拂衣而起。
趙匡胤即位,是為宋太祖,一天在便殿上召見,董遵誨伏地請死,太祖令左右把他扶起來。時間不長,部下有軍卒擊朝堂外的登聞鼓,訴董遵誨不法事十多件,太祖不過問。趙匡胤問他:“母安在?”他奏到:“母氏在幽州,經患難分隔兩地。”太祖因令人賄邊民,偷偷地把他母親迎過來,送給董遵誨。令董遵誨跟從慕容延釗討平據澤(治今山西晉城)、潞(治今山西長治)二州反叛的李筠,遷馬軍都軍頭,因留之鎮守。乾德三年(965)召歸,再遷為散員都虞候。六年(968),以西夏近邊,授通遠軍(治今甘肅環縣)使。董遵誨到任后,召諸族酋長,諭以朝廷威德,并殺羊置酒,宴請他們,眾人都悅服。后數月,復來擾邊,董遵誨率兵深入其境,俘斬甚眾,獲羊馬數萬,安定了邊地。太祖嘉其功,就拜羅州(治今廣東廉江北)刺史。太宗即位后,兼領靈州路(治今寧夏靈武南)巡檢。
遵誨沒有讀過多少書,但心胸豁達,多方略,武藝超人。在通遠軍14年,安撫一面,西夏人悅服,秋毫不敢犯。歷太祖、太宗兩朝,始終受到恩遇,許他以便宜制軍事。去世后宋太宗悼念許久,遣中使護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