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臺符(生卒不詳)字平叔。蒲陰(今安國)人。中明法科,為大理詳斷官,校試殿帷,宋仁宗賜以“盡美”二字。熙寧年間(1068~1077),由文彥博薦為群牧判官,授河北監牧使,入判大理寺。當初,王安石定按問欲舉法,朝廷官員大多認為不對,只有崔臺符贊賞:“數百年誤用刑名,今乃得正。”王安石為相時用他,歷知審刑院,判少府監。復置大理獄,拜右諫議大夫,為大理卿。后遷刑部侍郎,官至光祿大夫。元祐初年(1086),御史林旦、上官均揭發攻擊他,出知潞州(治今山西長治),又貶秩徙相州(治今河南安陽)。后兼監牧使。64歲時去世。
按照舊制,武臣至內殿崇班,始蔭其族。臺符上言:“文吏州判司猶許用蔭,武臣五歲一遷,自借職四十年乃得通朝籍,輕重不相準。請自供奉官即用蔭。”得到允準。曾經出使遼國,到其朝堂前,久立在帳前,而禮賓人員卻不按禮節引導。問其原因,答復:“太子還沒有到。”崔臺符諷刺說:“難道有君父臨軒而臣子卻拖延不到,讓使者長久站立的禮數嗎?”禮賓人員害怕了,馬上按照禮節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