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1106)字虛中。涿州人。他幼年好學,曾居太寧山(在今易縣)數年,博通經史。當時,馬唐俊以文學在燕、薊一帶聞名,上巳節時,與同僚相聚水濱舉行祓禊儀式,酌酒賦詩。王鼎偶到席,馬唐俊見他衣著樸素,把他安排在下坐,想用作詩向他發難,先拿出自己寫的詩,請王鼎也賦上一首,王鼎援筆立成,眾人驚其敏妙,馬唐俊遂引為知己。遼清寧五年(1059)王鼎中進士后,調易州(治今易縣)觀察判官,改淶水縣令,累遷翰林學士,朝廷典章多出其手。他曾上疏言治道10事,遼道宗因其通曉政務,事多咨詢于他。
王鼎正直不阿,人有過,必當面指出。壽昌元年(1095),升觀書殿學士,因與人宴飲,酒后失言,怨皇上不識知己,被道宗奪官、杖脊、黥面,流配鎮州。數年后,朝廷大赦,獨不免王鼎。鎮州守官召王鼎做賀表,王鼎借機以詩贈使者,詩中有“誰知天雨露,獨不到孤寒”之句,道宗知道后,心生憐憫,召官復原職。王鼎著有《焚椒錄》1卷,以記錄皇后蕭觀音被誣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