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溫(1057~1134)字子文。涿州范陽(今涿州)人,遷居洛陽,郎邵雍之子。少年時受教于司馬光、呂公著等,并與之為再世交。見聞廣博,熟諳世務。北宋元祐二年(1087),由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陽)尹推薦,授大名府(治今河北大名東北)助教,調潞州(治今山西長治)長子縣尉。又為西京(今河南洛陽)教授。紹圣初年(1094),移監永興軍(治今陜西西安)鑄錢監。
宰相章惇大興黨獄,伯溫勸其勿結仇怨,不聽,遂至環慶路帥幕任職,以躲避禍患。建中靖國元年(1101),宋徽宗即位,上書數千言,請恢復舊制、為宣仁高太后辨誣、解除元祐黨錮、勿勞民用兵,所請均與時論相違悖。崇寧、大觀年間,以元符上書人劃分邪正,伯溫被列入邪等之中。出監華州(治今陜西華縣)西岳廟,知靈寶、芮城縣,后主管永興軍耀州三白集公事。又知果州(治今四川南充),擢提點成都府路刑獄,鎮壓史斌起義。遷利州路(治今陜西漢中)轉運副使、提舉太平觀。逝后,贈秘閣修撰。著有《河南集》、《聞見錄》等近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