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祖籍保州清苑。宋神宗之子。哲宗時封為端王。在位期間,任用蔡京、童貫等人主持國政,貪污橫暴,濫增捐稅,并窮奢極欲,興建華陽宮等宮殿,崇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搜集江南的奇花異石,稱“花石綱”,于京師筑園,名“艮岳”。河北、山東、兩浙等都爆發(fā)了農(nóng)民起義,即宋江、方臘起義。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傳位于趙桓(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
在位時廣收文物、書畫,網(wǎng)羅書畫家,擴充翰林書畫院,使臣編輯《宣和畫譜》、《宣和書譜》、《宣和博古圖》等。善書法,真書學(xué)當(dāng)朝黃庭堅,后又上溯薛稷、薛曜,再追源于褚遂良體,自稱“瘦金書”,也寫狂草,傳有真書及草書《千字文卷》等。工花鳥,存世畫作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等。工詩,尤工長短句,曾寫《探春令》、《詞苑叢談》,哀情哽咽,不減南唐的李后主。著有《崇觀宸奎集》、《御制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