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懋(1218~1280)字子美。涿州范陽(今涿州)人。其父張子良,官至昭勇大將軍、大名路總管,兼府尹。張懋有父風。從元丞相阿術軍,鎮歸德府(治今河南商丘),知歸德府事。李璮據濟南發動叛亂,張懋奉命守蔡州(治今河南汝南)。不久,改授泗州(治今江蘇盱眙)軍總把,佩金符。至元七年(1270),擢濟南諸路新軍千戶。九年(1272),從攻襄陽有功。十一年(1274),丞相伯顏統兵南下攻宋,用鏵車弩列陣前。以張懋勇鷙,將弩前行。凡過山川險隘,架橋鋪路,安營設伏,張懋出謀劃策,深受伯顏信用,升為省都鎮撫,軍至臨安(今浙江杭州)。滅宋后,張懋駐軍瓜洲(今江蘇揚州南),奉命招降淮西宋將夏貴,親至合肥,向夏貴曉以利害禍福,夏貴從命歸降。伯顏大喜,令進軍鎮巢(治今安徽巢縣)、安豐(今安徽壽縣西南)、壽春(今安徽壽縣)、懷遠、淮安、濠州(治今安徽鳳陽西)等州郡,所至皆捷。
至元十三年(1276),張懋至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伯顏上奏其功,授明威將軍、泗州安撫司達魯花赤。十四年(1277),安撫司改為總管府,由宣慰使統領,張懋拜同知淮西道宣慰司事。十六年(1279),改授懷遠大將軍、吉州路(治今江西吉安)總管。張懋平時舊衣粗食,十分儉樸。而新府治,設義倉,為政廉平,很有政績。當地萬戶蘇良恃勢為暴,手下爪牙有“十虎”之稱,危害百姓甚重。張懋上報憲府,盡誅“十虎”,奪蘇良虎符而免其官,人心大悅。強盜有白晝劫城者,張懋率眾搗其穴,俘其首領。社會秩序逐漸安定,流亡及遠郡之民來歸者數千家。至元十七年(1280)二月去世。贈昭勇大將軍、龍興路總管、上輕車都尉,追封清河郡侯,謚“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