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營觀音禪寺
國公營位于清苑縣城東北15公里處,村中的觀音禪寺是保定市境內目前最大的佛教寺院,為保定市佛教協會駐地。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閣、念經堂、當陽寶塔等。觀音禪寺始建于隋代,金大定、明正德年、明天啟年間重修,抗日戰爭中被毀。1990年后,當地居民捐款重修。觀音寺占地3.7公頃,建筑面積146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念佛堂、弘法樓、云水樓、齋堂以及當陽舍利寶塔、客堂等,為河北省重點寺院。
三月三國公營廟會
國公營有金大定年間(1161~1189)重修的觀音禪寺,明代建的太平山,以及三義廟、龍王廟、關帝廟等。明末清初,該廟會與號稱“天下大廟”的鄚州廟齊名。廟會影響最大的是太平山,俗稱奶奶廟,正殿為無生老母殿,置無生老母坐像,正殿東側有韓祖廟和藥王廟,東北側有白爺廟和蠶姑廟,正殿前左側有三佛殿,右有五佛殿。院內還有當陽寶塔和老母壽山塔。傳說曹錕任直隸督軍時,因無子,其妻劉氏曾來此焚香求子,其后生子,曹錕捐資修廟,并以津門劉氏之名贈匾一方。該村的寺廟屬佛、道合流的產物。由于舊社會人們迷信神靈,特別是傳宗接代思想濃厚,為生兒養女,婦女們到奶奶廟求子,進香者日眾。每逢農歷三月三日(傳為無生老母生日,實借三月三王母蟠桃會之吉期),從初一至初五,四面八方香客云集,燒香許愿,求子,祈保平安。香客來自京津及廊坊、滄州及保定各縣,盛期日流量達十幾萬人。廟會期間,眾多花會及戲劇、雜技等文藝團體為廟會助興。商家云集,成為當地最大的物資交流中心。
清苑縣林場
位于清苑縣西南端,和安國、博野、望都交界,唐河從這里蜿蜒改道,自古以來,這里就是以綠色出名,有“唐河故道上的森林公園”美譽,在這里,可以將自己融于自然界,充分體驗大自然給人帶來的清爽氣息。目前,林場苗木面積已達1000公頃,品種有毛白楊、國槐、龍爪槐、法桐、欒樹、合歡、檜柏、冬青、小檗、女貞、銀杏、黃槐等120余個,規格300余種,現有專業市場2個,科技示范園3個,擁有柳青苗木公司、八達綠化工程公司等龍頭公司多家,綠化工程隊20余個,經紀人600余人,專業技術人員600余人,業務范圍涉及京、津、遼、魯、晉、豫、蒙、甘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形成了集種苗培育、生產銷售、技術推廣、工程綠化等為一體的產業化基地。
陽城古槐
位于陽城村十字街西南角處。據陽城廟碑記載,此樹栽于唐開元年間(703~741)。古槐樹干粗大,需3人才能合抱一周。古槐至今蔥郁茂盛、風姿颯颯,古樸壯觀。巨大的樹冠宛如一把遮天大傘,開于半空。古槐高20余米,樹冠覆蓋面積達幾百平方米。這棵千年古樹,記載著陽城這座堯帝養老城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