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1917~1994)完縣(今順平)西魏村人。1937年在省立保定第二師范學校畢業后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晉察冀軍區軍政學校區隊長,第四軍分區教導大隊教導員,第八區隊政治部主任、組織科長等職。參加了百團大戰和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反“掃蕩”等戰役戰斗。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三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政委,第十九兵團六十四軍一九○師政委等職。先后參加綏遠、大同、保衛張北、冀東、平津、太原、進軍大西北等戰役戰斗。
新中國成立后,任海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兼干部部部長,海軍航空兵副政委、黨委副書記,為海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海軍航空兵的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做出了貢獻。1960年起,先后任第三機械工業部船舶工業總局局長、黨組書記,第六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部長、黨組書記,領導了中國第一代特種船舶的研制和生產,這些艦舶特別是核潛艇和遠洋測量船的研制成功和批量生產,使中國躋身于世界少數擁有核艦艇和遠洋靶場艦隊國家的行列。
1979年調農墾部工作。1982年農墾部與農業部合并為農牧漁業部,邊疆任顧問,長期主管農村能源和環境保護工作,先后擔任中國沼氣協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理事長,農業部環境保護顧問,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會長等職。為合理利用和保護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建立經濟與生態良性循環系統,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縣的建設做了大量工作。1988年任農業部農業政策研究會會長,1991年被選為世界生產率科學院院士。為中共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海軍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海軍少將軍銜。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獲“熱心環境保護事業的社會活動家”稱號。著有《生態農業之現狀與未來》、《關于黃土高原綜合開發與治理的幾個問題》等。1994年7月7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