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保定國家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是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行使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對高新區統一管理。機構設置有辦公室、財政局、勞動人事局、黨群工作部、經濟發展局、招商合作局、社區公益局等9個一級局室和東區管委會、西區管委會、政策法規局、紀檢監察室等4個二級局室。
【概況】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作風建設年活動”,以當好“一主三次”城市發展戰略主城區建設主力軍為總要求,堅持一個目標(建設世界一流園區),樹立兩大品牌(中國電谷、國家新能源產業基地品牌),實施三大戰略(項目帶動、科技推動、環境促動)。“四項建設”做保障(黨的建設、農村、穩定與安全生產工作建設、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制度建設),“五大主線”求突破(大項目、大規劃、大儲備、大融資、大招商),為著力點,提升電谷品牌,理順管理機制,擴大產業規模,營造發展大勢。積極應對金融危機不利影響,突出項目建設,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服務環境,強化社會管理,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實現新進步,預定發展目標順利實現,為高新區“二次創業”奠定了堅實基礎。確定了“生態電谷、低碳新城”的新區發展定位,將高新區建成國際化新能源產業設備制造基地、國家新能源技術與產品創新中心、低碳經濟先導區和示范園區,成為以高新產業為主、集商務、會展、研發、居住、現代化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科技新城。
【經濟發展】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48.7億元,同比增長33.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84億元,同比增長20.7%,占全市17.6%;實現工業利稅49.2億元,同比增長49.9%;完成財政收入17.6 億元,同比增長31%,占全市10.5%;實際利用外資3.62億美元,占全市的85%;出口創匯17.2億美元,占全市的44.1%。中國電谷實現工業總產值320.6億元,同比增長25.9%;出口創匯12.4億元美元,同比增長26.1%。其中,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實際利用外資、出口創匯等4項指標都保持了全市第一。
【項目建設】狠抓中國電谷核心項目建設。英利、天威等光伏龍頭企業加速擴展,國電、惠騰等風電骨干企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節電領域中小企業展開發展新機,軟件等高新技術企業隊伍不斷壯大。全區在建重點建設項目56個,總投資390億元,26個項目被列入省、市重點項目,是近年全區項目數量最多、投資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一年。
【特色產業】光伏產業加速擴展。英利、天威等光伏龍頭企業加速擴展。六九硅業一期年產3000噸高純硅項目、兵裝天威集團兆瓦級以上風電整機、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非晶合金變壓器等重大項目順利實現投產。英利800兆瓦多晶硅電池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光伏電池產能達到600兆瓦,較上市前增長6倍,國際市場占有率從2008年的6%提高到12%;成為國內惟一真正實現從硅料生產到光伏系統工程的全產業鏈光伏企業。天威集團新能源產業能力全面增強,非晶硅薄膜一期50MW項目竣工投產。高新區形成多晶、單晶、薄膜完整光伏產業體系,中國電谷行業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風電產業規模發展。國電、惠騰等風電骨干企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國電聯合動力三期、中航惠騰四期等產能擴建項目進展順利,國電實現年產風電整機600臺套,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同比增長近100%;惠騰葉片年產量突破500萬千瓦、3兆瓦葉片在首個國家海上風電示范工程裝機運行,穩踞國內風電葉片行業龍頭;國電龍源電氣公司1.5兆瓦風電變流器成功下線實現量產,成為中國電谷保持風電行業領先優勢的重要保障。
中小型科技企業迅速壯大。節電領域中小企業展開發展新機,軟件等高新技術企業隊伍不斷壯大。堅持抓大扶小,培育產業梯隊。在狠抓大項目建設的同時,重點扶植高成長性、自主創新、科技型中小企業。上半年,華北電力線材公司輸變電導線等總投資22.67億元符合電谷產業發展方向、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12個重點項目實現集中進場,投產后年實現產值45億元。
文化創意產業成為發展新亮點。軟件等高新技術企業隊伍不斷壯大,中科帷幄公司作品《麋鹿王》獲得華表獎、首屆歐洲國際立體電影節“金水晶獎”,河北瑪雅公司作品《豆丁的快樂日記》獲得省“五個一工程”獎。
【環境建設】硬環境建設方面,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重點提升園區硬件水平。全年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5億元。攻堅克難、如期完成建區以來單位工程量最大、工期最短、施工難度最大的樂凱北大街竣工通車工程,雨污分流、電谷商務會展中心等國慶獻禮工程按時完工。
完成了102平方公里的電谷新區中長期空間總體規劃,確立了“生態電谷、低碳新城”的新區發展定位,為全面實施“一主三次”戰略,加快主城區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強大用地支持,土地儲備取得新進展,突出中國電谷重點項目用地保障。英利集團、高新區國稅局、農行高區支行、移動通信公司等四家單位獲得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合力達公司、煒達公司等10家區內企業獲得市級文明單位稱號。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主線,以“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實行“臺賬式”管理、“掛賬式”督辦。全年召開現場會56次,解決項目建設難題233個。建立健全了企業聯系點制度,開展了“下基層、進企業、送服務”活動。幫助企業聯系項目36個,協調解決幫扶資金1.8億元。
【高新技術】按照新標準,56家企業被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占河北省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14.6%,居全省第二。擁有軟件企業62家,占河北省軟件企業總數的33%,研發軟件產品661項,居全省第一。獲批工信部“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科技部批準“英利公司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電集團國家級風力發電技術實驗室”,啟動了3項技術檢測研發等創新平臺建設。獲批或申請建設新能源領域國家級技術中心、檢測中心、重點實驗室7個。與中科院電工所達成共建國家級光伏系統檢測中心合作協議,填補了河北省太陽能產品檢測認證和高端產品研發空白。“中國能源戰略轉型與綠色革命”論壇、“首屆中國光伏并網電站建設研討峰會”在保定中國電谷召開。國電龍源電氣公司自主知識產權1.5兆瓦風電變流器實現量產,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企業壟斷變流器市場的局面,標志著中國風機核心部件制造國產化邁出了重要一步。風帆蓄電池、宇能公司快速充電機為國慶60周年閱兵大典提供了有力保障,受到了國慶閱兵聯合指揮部表彰。
【中國電谷品牌建設】“中國電谷”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組織開展外國媒體聚焦“中國電谷”、百家媒體看保定、9·8廈門(2009)“中國電谷”推介會等重點宣傳活動。對位宣傳工作列全市第一。在“2009·中國光伏十大年度關鍵詞”中保定國家高新區占有三席(地球一小時、0.69元每千瓦時和中國電谷)。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做強中國電谷,凝神聚力當好主城區建設主力軍”的主題,以“建設世界一流園區”為目標,通過深入學習,廣泛征求意見,開展專題調研,進行解放思想討論,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認真撰寫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組織群眾評議,集中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結合全區工作進行落實整改,形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的新共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千方百計優化環境,全力以赴加快爭先進位步伐;必須注重解放思想,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必須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必須更加注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進一步強化領導科學發展、實現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社會事業】進一步理順鄉鎮與區直部門之間的關系,規范鄉鎮機構設置,制定《關于加強鄉鎮領導班子建設的意見》。建立“一定三有”機制,出臺《關于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社區建設上檔升級,高新區連續五次被評為全市社區建設先進區,茗暢園社區被命名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加大教育投入,公開招聘優秀教師,高新區小學被省教育廳授予校本課程實驗校,被命名為全市青少年科教示范校,進一步向名校邁進;再就業實現新突破,產業與農村同步發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中共保定國家高新區工作委員會
書記 趙洪濤(3月離任)
孫金博(3月任)
副書記 韓占山 佟維力
苑景華 蘇占國
委員 孫國山 于振海
連書君 馮建法
陳素英 楊洪光
劉宇明 馬鐵里
周林偉(8月任)
高金三 ( 8月任)
保定國家高新區管理委員會
主任 孫金博
副主任 韓占山 佟維力
苑景華
蘇利杰(2月離任)
孫國山 于振海
連書君(2月任)
劉宇明(掛職)
總工程師 陳素英
總經濟師 楊洪光
(梁田 劉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