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察【中共保定市紀律檢查委員會、保定市監察局】中共保定市紀律檢查委員會、保定市監察局履行黨的紀律檢查和行政監察兩項職能,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共河北省紀委、省監察廳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內設22個室(處),即:辦公室、監察綜合室、第一紀檢監察室、第二紀檢監察室、第三紀檢監察室、第四紀檢監察室、第五紀檢監察室、案件監督管理室、干部監督管理室、政策法規研究室、案件審理室、黨風廉政建設室、糾風室、宣傳教育室、行政效能監察室、執法監察室、信訪室、預防腐敗室、老干部管理服務室、機關黨委、培訓管理室、信息管理室。
書記 司存喜(4月離任)
常增月(4月任)
副書記 王振民(兼監察局長)
孔祥琨(9月離任)
錢君杰
商少璞(兼行政服務中心主任)
姚小兵(9月任)
常委 楊敬新(兼監察局副局長、8月兼市委巡視工作聯絡組辦公室主任)
馮瑞啟(9月離任,正縣級紀檢監察員)
李木栓
雷鳴(9月離任,正縣級紀檢監察員)
李曉鋒(兼監察局副局長)
張宏升(兼監察局副局長)
劉景桂(9月任)
【概況】2011年,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四個加大力度”要求,切實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貫徹落實到反腐倡廉建設中去,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整體推進,改革創新、狠抓落實,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先后召開中共保定市紀委九屆六次全會、九屆七次全會和十屆一次全會。
【監督檢查工作】始終把嚴肅政治紀律,確保政令暢通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開展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監督檢查,組織協調37個市直部門對9類297項具體項目進行監督檢查,督促相關部門對中央檢查組檢查出的14個問題進行了整改;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對市區違法違規建設開展專項清理,對127個違法違規建設項目進行了集中處理;開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對83家企業進行了相應處理,對9個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實施了市級掛牌督辦;繼續加強對口支援新疆巴州和農二師工作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會同組織部門,對全市25個縣(市、區)黨委和312個鄉鎮黨委換屆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確保了換屆工作風清氣正、健康順利進行。認真落實黨內監督各項制度,全市共有277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報告了個人重大事項,各級紀委同下級黨政機關主要負責人談話759人次、任前廉政談話903人次、誡勉談話148人次,對59人進行了函詢,對14名因私出國(境)縣級領導干部進行了審核把關。2011年,全市共立項執法監察項目45項,組織監督檢查528次,發現違法違規問題556個,糾正550個,提出監察建議172件。
【優化環境工作】深入開展“親商重商”、“作風、效能、優化環境專項檢查”、“政務服務陽光行”等系列活動,制定出臺了《關于深入開展親商重商活動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保定市行政(審批)服務規范》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不斷優化政務環境,提高服務水平。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確定了保定市依法實施的行政審批許可事項227項,取消13項、下放61項,選擇了10個對全市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項目實施跟蹤問效,按照省政府《關于對我省特定區域進一步下放行政審批權限的意見》要求,下放環首都經濟圈一線縣(市)審批事項118項,對547個單位“三類事項”辦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抽查案卷14581份,向39個單位提出整改建議。針對庸懶散和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開展明察暗訪375次,對221人給予黨政紀處分,對105名工作人員進行了組織處理,責令82個單位進行整改。
【懲防體系建設工作】把行政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建設作為加快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的重大舉措。突出“一把手”權力和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從風險評估、規范管理、運行監控三個層面,推進行政權力運行監控機制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出臺了《保定市行政權力廉政風險評估管理暫行辦法》,優化權力運行流程,確定廉政風險等級,強化了廉政風險評估管理;大力推行“三網并軌”(權力運行網、電子監察網、預警監控網)、“三級聯動”(市、縣、鄉三級聯網互動)、“四點對接”(領導有終端、基層有窗口、群眾有通道、企業有平臺四點對接)的行政權力監控網絡建設,初步形成了市縣聯通的網絡預警防范監控體系;積極推進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全年市縣兩級共召開有旁聽代表參加的政府常務會議136次、市直各部門召開處(科)務會議1981次,全市共組織召開“會審會”1964次,議定事項2422件;積極開展行政服務標準化建設工作,編制了《保定市行政(審批)服務規范》,形成了涵蓋506項標準的服務體系,被省質監局確定為河北省行政審批服務地方標準。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新華網、《中國紀檢監察報》等多家中央媒體對保定市行政服務中心的工作經驗進行了宣傳報道。
【查辦案件工作】2011年,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6149件(次),立案4360件,結案4358件,處分黨員干部4610人,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310.49萬元。查辦商業賄賂案件36起,33人受到法律和黨政紀處理,涉案金額187萬元。加強督導調度,建立了查辦案件工作臺賬,實行了“月通報、季分析、半年總結、年終總評”制度,對每起案件的流向、進度實行動態管理;強化監督管理,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案件檢查工作規范年”活動,出臺了《關于嚴格辦案程序的暫行規定》、《委局機關直查案件立案審批辦法》,重新修訂了《案件查辦工作考核辦法》,實行了案件查否審核、辦案過錯追究等制度,確保了依紀依法、安全文明辦案;加強辦案隊伍建設,制定出臺了《保定市紀檢監察機關辦案人才庫管理辦法(試行)》,在全市范圍內選拔176人組建辦案人才庫,提升了突破大要案能力。
【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結合紀念建黨90周年,組織開展了向全市政德模范先進典型學習活動;制作了《心靈的懺悔》、《身邊的警鐘》等警示教育專題片,召開了典型案件新聞發布會,對4起典型案件進行了通報;以貫徹《廉政準則》為重點,制作發放輔導讀本和光盤800多冊(張),組織專題講座20多場。對全市154名新任縣級領導干部進行了集體廉政談話,對460多名擬提拔科級以上干部進行了黨政紀條規知識考試;廣泛開展了“廉政文化大下鄉”、廉政文藝精品節目評展和優秀廉政文化宣傳片展播等一系列活動,舉辦了全省第三次廉政文化觀摩交流保定活動周,編印了《保定廉政旅游精品線路畫冊》、《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漫畫圖說》等一大批廉政圖書作品,組織3萬余人參觀了反腐倡廉教育展覽和廉政教育基地。
【專項治理工作】在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中,先后開展各類檢查63次,發現問題2278個,整改2215個,對審計署檢查出的3個較嚴重問題進行了責任追究,圍繞工程項目關鍵部位和環節,查找風險點204個,制定相關防范措施341條;在專項資金治理工作中,共清理5類重點審計項目和4類重點檢查項目資金47.64億元,查出有問題資金16411萬元,查處專項資金違紀違法59件,黨政紀處分73人;對全市737個部門和單位開展了“小金庫”督導抽查,在全市4054個部門和單位開展了專項復查,復查面達100%;在公務用車專項治理中,對全市申報登記的11536輛公務用車進行核實,確定違規車輛1277輛;認真開展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乳制品專項治理工作和地溝油整治工作,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20余萬次,檢查生產企業2萬余家;認真開展民主評議,在69個系統、45個基層窗口單位、10個行業協會中開展了評議活動,參加人員達到10萬人;認真開展公路“三亂”治理,共上路檢查30余次,發現問題20余個,立案5起,給予黨政紀處理13人,同時,不斷加大教育亂收費、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違法違規強制征地拆遷、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等問題的治理力度。在開展專項治理工作中,注重從機制制度上加以完善,注重從體制上加以理順。如以市政府名義制定出臺了《土地出讓評估機構比選辦法(試行)》,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工程建設領域腐敗問題的發生,受到國土資源部的高度重視;針對招投標中圍標、串標和虛假投標問題,及時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立市招投標監管中心的建議,對涉及建設工程、政府采購、土地出讓、產權交易等四大類招投標活動,統一進廳辦理,共完成進廳交易項目798個,交易金額79億元。
【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堅持把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工作來抓。加強農村集體“三資”(資產、資源、資金)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建設,全市323個鄉(鎮、辦)全部建立了“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推進農村信訪服務中心、便民服務站點建設,全市聘請了1.4萬名農村信訪信息員,97%的鄉(鎮)成立了信訪服務中心,98%的村建立了便民服務站點,配備了代辦員,提供全程代辦服務;穩步推進了村民監督委員會的建設工作,全市共建立村級事務監督委員會2999個,達到全市行政村總數的47.92%;結合貫徹《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突出抓好農村干部作風建設,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百個“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黨支部”、百名“勤廉雙優干部標兵”評選和“群眾滿意基層站所”創建活動,夯實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干部隊伍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紀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按照省紀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以提高履職能力為核心,深入實施素質建設工程。制定下發了《2011年素質建設工程工作要點》和活動安排表,堅持以建設專業化、科技型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為目標,廣泛開展崗位練兵、科技強兵、重點業務持證上崗等一系列活動,依托市紀委信息化培訓基地,對全市196名新任鄉鎮紀委書記和辦案一線干部進行了系統培訓,全年培訓紀檢監察干部4800多人次,舉辦全市紀檢監察系統崗位技能競賽,全市27支代表隊,135名選手參加,組織參加了全省崗位技能競賽初賽,獲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崗位技能競賽三等獎;加強派駐機構管理,制定出臺了《市直單、雙派駐機構紀檢監察干部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了派駐機構管理工作。加強對縣鄉紀委換屆工作的指導,起草下發了《關于及時報告縣鄉紀委換屆工作情況的通知》,及時掌握縣鄉紀委換屆情況,加強宏觀指導,2011年全市共有76名干部進入紀檢監察系統領導班子,38名干部交流到其他單位的領導崗位。
(李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