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保定市委
民主黨派·工商聯·民革保定市委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保定市委員會】隸屬民革河北省委,為縣級行政單位,內設辦公室。至2011年底,全市民革黨員386人,按界別劃分為河大總支、教育總支、農大支部、河大醫附院支部、保定學院支部、科技支部、經濟支部、機關支部、法律支部、衛生支部、涿州支部、直屬支部共12個基層支部。12月30日,保定民革召開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民革保定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22名;同時召開市民革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出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4名(其中1名駐會),任命秘書長1名。黨員中高級職稱100人,中級職稱130人,平均年齡51.2歲;有省人大代表3人(常委1人),省政協委員1人,市人大代表2人(常委),市政協委員23人(常委8人),區政協委員26人。
主任委員 李小亭(女)
副主任委員 姚忠耿(駐會)
趙志國 李金善
王炳剛
【概況】1月,《團結報》主編、民革省委駐會副主委張大杰一行8人到保定調查“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情況,民革市委召開座談會匯報相關情況,主委李小亭、副主委姚忠耿、李金善等市委委員20人參會。年內,市委會共有28人次參加省市統戰部組織的社會主義學院學習,4人次獲得優秀黨員稱號。市委會還購置了資料,領導帶頭通讀了300多個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案例。李小亭撰寫《發揚傳統堅定信念為推動多黨合作事業發展做貢獻》(發表在《保定日報》),教育全體黨員,申明“民革的歷史就是和中國共產黨密切合作的歷史,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革就不可能成為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多黨合作事業與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宣傳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意義,繼承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和不斷進步的精神相結合,突出民革工作的特色。市委會積極落實民革中央和民革省委布置的“觀故居,走多黨合作之路”的任務,5月帶領80余名民革黨員赴北京參觀了宋慶齡先生故居、民革中央駐地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通過實地參觀的方式教育黨員。9月,市委會配合省民革在保定組織召開“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研討會”,駐會副主委姚忠耿代表保定民革作了《辛亥革命與育德中學》的發言。10月,組織部分黨員觀看了中共中央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直播。利用歷史文化資源開展思想教育是市委會今年主抓的一項重要工作,保定軍校紀念館被辟為“民革中央黨史教育基地”,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和民革省委主委孫小均為基地揭牌。在民革中央首次大規模表彰活動中,市委會獲得“民革中央2011年機關工作先進集體”。
根據涿州市的發展趨勢,民革保定市委積極籌措,經上級組織批準,7月7日成立涿州支部。涿州市政府副市長、民革副主委趙志國兼任涿州支部主委,順平縣副縣長楊軍華、涿州市法院干部郎振穎任支部委員。至此保定民革共下設12個基層支部。組織建設日趨完善。抓好新黨員的吸收和后備力量的培養是組織建設的重要工作。今年新吸收黨員23名,均具有本科以上學歷。這些黨員都是嚴格根據《黨章》的規定及民革中央的組織精神發展的,體現出素質高、有特色的特點,為民革增添了有生力量。7月,新黨員參加了市委統戰部組織的民主黨派成員第四期培訓,2人獲優秀黨員稱號。
【參政議政】年內,省市區三級政協委員共提交提案46篇,其中集體發言3篇,分別是《關于我市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建議》、《突出城市特色文化,實現保定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和《進一步加大規劃升級創新力度,推動我市文化產業快速增長》。其中《關于我市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建議》,市委書記宋太平批示“由有關部門認真研究,搞好這項活動,對于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為激勵委員們寫好提案,市委會決定每年撥專款,獎勵先進。年內,共獎勵18人。市委會首次將三區的政協委員的提案全部收進《參政議政資料匯編》。市委會上交《借鑒國際低碳城市建設經驗,促進保定低碳城市建設——關于我市低碳城市建設的幾點建議》和《以政策為導向,力促我市養老事業快速發展——關于興辦我市養老事業的調研報告》(王炳剛執筆)兩篇調研文章。保定民革黨員、河北頌和安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齊亞欽就刑訴法修改上書全國人大,許多修改建議為國內法律界首次提出。副主委王炳剛獲得民革中央2011年參政議政工作先進個人。張凌然等8人獲得2011年民革省委參政議政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社會服務工作】8月,駐會副主委姚忠耿與衛生支部主委高博成2次協同第一中心醫院主任醫師馬林、護士長崔鳳英等支部成員及保定市敬老協會分別到保定市超達養老院和春輝養老院開展老年人養生護理講座并為老人義診。黨員王保利捐資易縣希望小學和樂凱中學,捐助福利院孤兒童,救助社區孤寡老人,累計投入200余萬元。保定國際俱樂部有限公司在“親民愛民·情動保定”活動中獲“優秀愛心企業”稱號。9月,市委會赴唐山學院參加“唐山、保定、承德三市民革書畫、攝影作品聯展”。參與接待民革中央領導、民革地方組織5次。
(張穎)
民盟保定市委
民主黨派·工商聯·民盟保定市委
【中國民主同盟保定市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保定市委員會(以下簡稱“市民盟”)隸屬民盟河北省委。民盟市委機關為縣級行政單位,機關編制8人,實有7人。至2011年年底,全市民盟盟員742人,女盟員333人,大學以上556人,博士29人、碩士92人、學士184人,其中正高職稱103人、副高職稱311人、中級職稱250人,平均年齡53.7歲;中共黨員36人。教育工作者410人;科技工作者65人;醫藥衛生界114人;文化藝術出版界15人;公有制企業24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59人;政府、黨派等機關56人。民盟市委現有基層組織21個(4個總支、17個支部)。全市盟員中2名省人大代表、3名市人大代表,12名區(縣)人大代表;3名省政協委員,33名市政協委員,41名區(縣)政協委員,7人在政府機構任實職。
主任委員 李和明
副主任委員 李雁鳴 邢彥學
李博文 賈春順
張小莉(女)
【概況】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活動,鞏固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盟市委召開十屆十一次委員(擴大)會和盟員專家學者、盟務骨干座談會,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的講話和在保定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對“同心”思想是統一戰線理論最新發展的認識,做好本職工作,履行參政黨職能,參與“大調研、大獻策”活動,為“十二五”開局起步發揮作用。舉辦“紀念中國民主同盟成立七十周年”大會,160多位盟員參加。中共保定市委常委、統戰部長、農工委書記王惠欣,民盟河北省委駐會副主委魯平出席會議并講話。市人大常委、農工黨保定市委駐會副主委張衛星代表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致賀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民盟保定市委原主委張知學,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儲建增,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負責人,各高校統戰部長,涿州市委統戰部長,淶源縣委統戰部長,市第一中心醫院、第二醫院黨委負責人應邀出席大會。會上,表彰了2010年度民盟河北省委、民盟保定市委先進基層組織和優秀盟員。召開“紀念中國民主同盟成立七十周年”座談會。在全市盟員中開展了“紀念中國民主同盟成立70周年”和“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征文活動。通過征文回顧民盟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團結奮斗的光輝歷史,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理論和實踐的新發展,使“三同”理念深入人心。參加了盟省委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座談會和系列活動。并有1個基層組織和4位盟員在全盟開展的第4次表彰先進集體和個人的活動中受到民盟中央表彰。盟市委機關干部參加市委統戰部組織的“重溫歷史,同心同行”主題教育活動。參觀、瞻仰李大釗紀念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平津戰役紀念館,重溫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緬懷前輩們的豐功偉績,增進對中國革命歷史的深入了解,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自覺性。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座談會和市盟委員、基層負責人、新盟員代表學習會,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舉辦學習領會中共保定市委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座談會,召開學習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座談會,認真學習《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盟員們建議,著力為抓好古城文化的延續性建設及公民道德教育,有效提升全市文化軟實力和對外形象獻計出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參政議政】在市政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盟市委圍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做大會發言2件,提出集體提案12件,盟員個人(聯名)提案36件,報送社情民意信息。《培樹我市休閑旅游品牌建設旅游經濟強市》提案得到市委書記宋太平的批示。《統籌城鄉發展加速推進我市城鎮化進程》、《關于取消我市二環路收費站的建議》、《對轉基因食品作物采取應對措施提高市民食品安全意識》、《關于整修華電路東段的建議》、《合理利用拆違空閑地服務百姓生活》等集體、個人提案得到了市長李謙批示,責成相關部門引起重視,匯總借鑒提案建議,采取應對措施。《我省蔬菜對接京津市場的建議》作為省政協1號大會發言,得到省長陳全國、省政法委書記臧勝業的批示。《關于推進我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被河北省政府列為2011年10件重點辦理政協提案之一。開展“大調研、大獻策”活動,圍繞河北省省(市)“十二五”規劃,制定《關于在全市盟員中開展“大調研、大獻策”活動的實施方案》,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組織選題,確定盟市委“大調研、大獻策”活動課題和課題組成人員,確定《強化園區建設,推進我市城鎮化進程》、《打造保定特色品牌,建設旅游經濟強市》、《對接京津市場,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促進我市林果業健康持續發展》、《進一步做好我市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推進我市養老事業健康發展》等6個調研課題。
【自身建設】舉行中國民主同盟保定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會議聽取了李和明同志代表民盟保定市第十屆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民盟保定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年內發展新盟員27人,平均年齡35.3歲。其中研究生7人、本科16人,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12人,副處級領導干部1人。舉辦基層組織負責人學習班,各基層支部主委、副主委、委員80多人參加學習。培訓期間,盟員們共同學習統戰理論和組織發展規程,收聽撰寫社情民意信息方法和民主黨派基層干部角色定位輔導報告,學習2011年民盟保定市委參政議政參考題目,選派36位盟員參加市社會主義學院新成員培訓和骨干成員培訓。建立《盟市委機關干部政治理論學習制度》,每周召開機關學習工作會議,每月組織機關干部進行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參加省民主黨派、有關團體機關干部履職能力培訓班。完成2006-2010年度《保定市民主黨派紀要》的修改工作,完成《保定年鑒》(2010卷)和《保定市志》(1979-2010年)民盟部分編寫工作。全年編印《保定盟訊》4期,在《團結報》、民盟中央網站、中央統戰部網站、《河北民盟》、燕趙政協新聞網等省以上刊物發表文章、簡訊40余篇,在《保定日報》、市《統戰信息》、《政協信息》等發表文章及簡訊100余篇。
【社會服務】盟市委充分發揮盟組織的智力優勢,依托河大總支、保定學院支部、中學一、二、三、四支部優秀教師資源,成立“農村教育燭光行動”專家組,開展“農村教育燭光行動”,促進定點幫扶學校保定市北市區東金莊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開展《“燭光行動”與我》主題征文活動。在兒童節到來之際,“燭光行動”專家組成員15人,赴淶源縣銀坊鎮司各莊八一小學,開展“捐書助教”獻愛心活動。盟市委組織社會服務工作隊醫務界盟員專家12人,到淶水縣胡家莊鄉東文泉村,為當地村民及孤寡老人、殘疾人進行義診,開展各科疾病的診治和咨詢,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宣教。衛生東支部5名盟員專家隨南市區政協到南大園鄉東小莊村義診;市二醫院支部10名盟員到雄縣色北村開展醫療衛生進農村義診活動,接診病人200人次,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1000余份;市一中心醫院支部11名盟員到淶水縣野三坡鎮上莊村開展以“送醫、送藥、送溫暖”為主題的免費義診活動,全天免費診治群眾200余名,發放價值3000多元的藥品。盟市委被民盟河北省委授予“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專項工作優勝獎”。
(劉澎濤)
民建保定市委
民主黨派·工商聯·民建保定市委【中國民主建國會保定市委員會】(以下簡稱“民建市委”)隸屬民建河北省委,為縣級行政單位,內設辦公室。民建市委有市委委員25人。2011年下設3個總支和13個支部。會員566人,其中經濟界人士508人,占會員總數的89%;本科以上學歷309人,占會員總數的54%;中高級以上職稱360人,占會員總數的63%。全市會員中有省人大代表3人,省政協委員4人,省政協常委1人,市人大代表3人,市人大常委1人,市政協委員35人,市政協常委14人,區人大代表6人,區人大副主任2名,區政協委員51名,常委15名,政協副主席1人。
主任委員 閆立英(女)
副主任委員 梁山 董金皋
吳劍松
王雁飛(駐會)
【概況】2011年,民建市委按照《民建中央關于開展“弘揚民建優良傳統、按照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系列活動方案》部署,結合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活動,開展新階段的思想建設活動。先后帶領基層組織和會員認真學習了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視察保定時的講話精神;開展“大調研、大獻策”活動;承接了中共保定市委統戰部2011年度理論調研課題和民建河北省委2011年調研課題,組織相關人員開展調研和撰寫工作;圍繞如何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及實現途徑等問題開展理論調研;組織機關人員參加赴京津唐三地革命紀念館等處的學習參觀活動;編寫《保定市民主黨派活動紀要(2006-2010)》;組織會員和機關人員參加“全國兩會精神報告會”、“民主黨派、有關團體省市機關干部履職能力培訓班”、“民主黨派新成員培訓班”、“市社會主義學院第五期理論培訓班”、“國務院廉政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等多次學習培訓。全年共發展新會員34人。
年初,市委會召開2010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200余會員參會。大會總結工作,部署任務,表彰2009、2010兩年的先進集體和優秀會員,增強了組織凝聚力和會員集體榮譽感;繼續多次協調望都縣政府,幫助指導會員企業,建設好望都民建產業園,園區建設工作開始落到實處;組織會員及家屬到易縣云蒙山出游踏春,增進會內友誼;帶領會員赴深圳參加民建中央、科技部、廣東省政府主辦的“2011(第十三屆)中國風險投資論壇”,組織會員免費參加工業和信息化部“育林計劃”。8月始,完成全市3個總支、13個支部的換屆工作。
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副秘書長、民建中央副主席張少琴到保定進行社會服務工作調研,對民建市委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民建保定市委河北農業大學支部獲民建全國先進基層組織稱號;民建保定市委主委閆立英、會員苗連生獲民建全國優秀會員稱號。在民建河北省委七屆五次全委會上,主委閆立英被選舉為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會員王延杰獲民建河北省委集體提案榮譽證書,會員王力軍獲“社情民意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機關人員費玉川獲“社情民意工作先進個人”和“宣傳報道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參政議政】在河北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經民建省委報送,民建市委有3篇稿件入選省政協大會發言:閆立英委員《關于發展河北省文化產業的建議》、董金皋委員《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我省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李趕順委員《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再造河北發展新優勢》。在保定市人大十三屆四次會議上,王雁飛常委提出的《關于建立白洋淀綜合開發試驗區的建議》得到眾多代表的聯名支持,以建議案形式提交大會。在保定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民建有4篇稿件入選大會發言,閆立英在會上作《關于應對農產品漲價的建議》的發言。民建共提交集體提案16件,委員個人提案33件,總計49件。7件提案被列為重點督辦提案,其中《對于我市農業產業化的幾點思考》被列為大會一號提案,得到市委書記宋太平等多位市領導批示。得到宋太平批示的提案還有《發揮好大學生村官作用,促進我市農村事業發展》、《關于我市新民居建設工作中的問題和建議》、《落實胡總書記視察保定精神,提升我市社區服務水平》。市長李謙批示的提案有《關于保定市民營經濟發展的建議》。市委會先后與中共保定市委農工委等承辦單位就新民居建設、農業產業化等問題召開座談會,對提案建議的落實取得良好的推動效果。
【提高社會服務水平】民建市委及會員在各項社會服務活動中共捐款300萬余元和價值近萬元的扶貧助學物資。民建市委被民建中央評為全國社會服務工作先進集體,會員白紅敏被民建中央評為全國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個人。組織會員到曲陽縣范家莊鄉中心小學,開展向貧困山區學生獻愛心捐款活動,將10萬元的助學捐款和幾百套書籍文具等教學物資送到當地學校師生手中。會員企業六和商貿公司市紅十字會與聯合舉辦“奉獻愛心,慈善有我”義拍活動,籌集善款用來幫助困難家庭學生、大病患兒和聾啞兒童。總計籌得善款15萬余元,其中9萬元用于資助民建會員學校麗聰聾兒語訓部。東利機械、三友服飾等多家會員企業參與義拍,競拍出資總額13萬余元。第21屆國際助殘日期間,民建會員企業英利集團赴保定市特教中心獻愛心并與該校共同舉行“河北省青少年聾人足球訓練基地特教中心英利集團友好合作共建”掛牌儀式。保定市副市長、民建市委主委閆立英出席儀式并講話。部分民建會員、機關人員還自發前往特教中心捐款捐物。與華北電力大學研究生會聯合舉辦的“低碳生活”進校園、進社區宣傳活動,近200名“低碳生活志愿者”參加活動,在華電校園、茗暢園社區等處舉辦“低碳生活從我做起”宣誓儀式、“倡導低碳生活,建設低碳城市”條幅簽名等活動,并向過往學生和居民發放低碳宣傳文化衫、低碳生活手冊、環保購物袋等,將低碳理念帶入校園、帶進百姓生活,取得良好宣傳效果。市委會參與中共保定市委、市政府組織的“金秋助學”活動,共組織34家民建會員企業參與此次助學公益活動,捐款249萬元,幫助498名考上大學的優秀貧困生順利跨入大學校園。會員企業民生房地產、三友服飾、恒祥地產、東利機械、天行健房地產、百年就業、盛世體育等20家會員企業上主席臺舉牌捐款,民建會員企業英利集團還被評為“十大愛心企業”。
10月,由民建中央主辦,河北省委省政府承辦的2011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在石家莊召開,民建市委組織會員提供論文和參加論壇,《當前河北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面臨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和《我國休閑農業企業(園區)發展模式分析》2篇文章榮獲論壇一等獎,《中小農業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建議》和《靠智慧和勇氣托起的綠色能源使者》2篇文章獲二等獎。市委會派出4名機關人員和會員參加組委會工作,為民建市委贏得好評。完成民建中央機關人員到保定市舉行黨日活動期間考察參觀的接待工作。接待民建新疆省委領導和會員來保定考察、武漢硚口區部分民建企業家會員到保定參觀考察,組織與民建北京朝陽區委組織兩地會員在保定市舉辦座談聯誼活動。
(劉琳)
民進保定市委
民主黨派·工商聯·民進保定市委【中國民主促進會保定市委員會】(以下簡稱“民進市委”)隸屬中國民主促進會河北省委員會,主要職責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民進市委機關為縣級行政單位,內設辦公室,下設學習宣傳、組織建設、參政議政、社會服務四個專門委員會,1個總支部委員會,21個基層支部。
主任委員 張國立
副主任委員 楊俊(女)
張利平(女)
楊敏生 王連群
【概況】2011年,開展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高履職能力,推進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參政黨建設。堅持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順勢而為、開拓創新的工作方針,圍繞“十二五”規劃的制定與實施,找準履行職能的著力點和切入點,發揮優勢,體現特色,為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新貢獻。
【思想宣傳工作】1月,中國民主促進會創始人之一,民進中央原主席雷潔瓊逝世。民進保定市委及時組織民進全體會員以撰寫文章等多種形式表達對雷老的愛戴和懷念之情。市委會下發了《關于開展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活動的通知》等學習文件18個,各支部委員會組織會員廣泛開展學習,進一步提高了會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組織機關干部及部分會員聽取了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教授王建華就近期國際形勢做的專題報告。為慶祝建黨90周年民進市委積極組織會員參加全國書畫精品邀請展、河北民進書法美術作品網展、赴李大釗紀念館等地的學習參觀活動;要求全會組織開展“雙崗建功”活動并報送相關報道和心得體會文章;在《保定民進》會刊上設紀念建黨90周年專欄,組織全體會員踴躍參加民進中央組織的在線征文活動,共收集會員紀念文章6篇,會員6篇紀念文章在《河北民進》上刊登。年內,市委會向各級各類媒體投稿60篇,出版會刊《保定民進》5期,共計印發1000余冊。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后,市委會第一時間下發學習文件,要求各支部及全體會員按照民進中央和民進省委要求,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并及時把學習貫徹情況上報市委會。完成涵蓋1979-2010年的《保定市志》工作,共計3萬余字,對30年的思想宣傳、參政議政、自身建設和社會服務等工作進行了重點系統的總結,保證各項工作的傳承和記錄。《民主黨派活動紀要》歷經4次修改,多次校稿,并出版,《紀要》涵蓋了2006-2010年間會市委各項活動及全部會務工作,近5萬字,留下寶貴歷史資料。
【參政議政】7月召開參政議政年會,傳達民進河北省委參政議政年會精神,部署全年參政議政工作,與會人員認領調研選題和社情民意信息選題。圍繞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及焦點問題報送信息22件。組織會員結合省委會參政議政選題進行調研,撰寫調研論文,有3篇調研論文作為省政協會議大會發言,4篇調研論文作為民進省委省政協全會的集體提案,占省委會集體提案數量1/3。“兩會”期間,民進市委省人大代表在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的《制定配套政策,壯大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建議被評為河北省人大2010年優秀建議。在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民進市委人大代表就“許多基層農技推廣站后繼無人現象嚴重——10年進不了學農的大學生”問題的發言被刊登在《河北日報》上,引起各位代表的熱烈討論。向市政協全會提交提案、建議20件,其中集體提案5件,大會發言5篇,集體提案《將漕河濕地建設為保定城市濕地公園的建議》得到市長李謙的批示并責成有關部門參考,提出意見。民進市委認真領會中共省委統戰部要求全省統一戰線充分發揮獨特優勢,開展“大調研、大獻策”活動精神,制定活動通知和實施方案,并從所報課題中遴選出3個調研課題報中共市委統戰部,完成《在中小學普及國學課,強化青少年道德養成》調研論文撰寫工作。2011年保定民進獲民進省委參政議政工作特等獎、民進省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單位二等獎。
【自身建設】全市共有基層支部21個,總支委員會1個,會員總數571人,平均年齡51歲,具有中高級職稱的530人,年內依《會章》規定,按照民進市委十一屆三十一次主委會議決定和《民進保定市委關于支部委員會換屆工作的通知》要求,選舉產生新一屆支部委員會,22個支部委員會全部圓滿完成換屆工作。發展會員35人,平均年齡35歲,全部為大學以上學歷,高級職稱5人,改善了會員學歷層次和界別問題。市委會對全市571名會員進行組織信息錄入,信息涵蓋57項內容,共計6個表格,是民進組織信息涵蓋最全面、數量最多的一次大規模組織管理系統項目建設。全面建立和完善辦文、辦事、辦會的工作程序;選人、用人、培養人的人事制度;財務與資產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使工作更規范有序,實現了辦公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實現了機關高效有效運轉。年內通過公務員考試新招錄2名機關干部,更換辦公桌椅,配置電腦、打印復印掃描一體機、傳真機等現代化辦公設備,構建依托信息技術的工作平臺。8月,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羅富和調研保定民進機關建設工作,看望了機關干部,與機關干部進行座談。肯定了民進保定市委在加強機關建設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他指出,民進保定市委在機關建設方面成績突出、特點鮮明。
【社會服務】4月18日,由駐會副主委楊俊帶隊,再次到滿城縣坨南鄉進行幫扶。為該鄉捐贈學習用品5775件、衣物1381件、圖書2036冊、桌椅12套、電視機1臺、校本課程《弟子規》1000份,促成河北小學和坨南鄉明德小學結為“手拉手”學校,確定第一屆結對幫扶教師和第四屆結對幫扶學生名單,并頒發證書。滿城縣坨南鄉領導對民進保定市委4年來持續不斷的幫扶表示誠摯的感謝,贈送民進保定市委“支持教育、無私奉獻”錦旗一面。經民進市委多方聯系溝通,6月由中共市委宣傳部、民進市委主辦,蠡縣縣委宣傳部承辦的“紀念建黨90周年——《冀中紅潮》捐贈儀式”在蠡縣林堡鄉進行。民進會員、蠡縣籍退休教師李清方向該縣捐贈了由他編著的圖書《冀中紅潮》,作為建黨90周年的獻禮。9月,主委張國立、副主委楊俊到清苑冉莊中學看望困難學生吳碩,并送去書包、大米等慰問品和500元慰問金。
(柯巖)
農工黨保定市委
民主黨派·工商聯·農工黨保定市委
【中國農工民主黨保定市委員會】
(以下簡稱“農工黨保定市委”)隸屬于農工黨河北省委員會,市委機關為縣級行政單位。2011年有委員19人,下設3個總支委員會,10個支部委員會,黨員301人,其中醫藥衛生界219人,占黨員總數的72.7%,具有高級職稱者196人,占黨員總數的65.2%。
主任委員 孫建恒
副主任委員 張衛星
尹博英(女)
李娟(女)
李曄
【概況】組織成員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河北省、保定市考察時,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以及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廣泛開展全市征文活動、召開專門的座談會,參加農工黨省委的書畫影展,以及赴李大釗紀念館、天津平津戰役紀念館等地參觀學習。號召全市各基層組織,與本單位中共黨委緊密配合,從實際出發,組織全市黨員要,開展多種形式、富有特色的慶祝和紀念活動。在全市農工黨員中開展學習、宣傳以及履職等活動,發揮農工黨員中先進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領作用,以醫療衛生界別為主,學習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參政議政】全市農工黨員中有各級人大代表4人,其中省人大代表2人,市人大代表2人(常委2人);各級政協委員27人,其中省政協2人(常委1人),市政協主席1人、市政協常委3人、委員13人,區政協委員9人。農工黨市委在市政協十一屆四次大會上提交集體提案2件,個人提案17件。其中集體提案《關于大力發展我市公共交通的建議》得到市長李謙批示,責成有關部門認真借鑒提案建議,提出保定市發展公共交通的意見。農工黨市委還積極參加中共市委民主協商會、“十二五”規劃《建議》征求意見座談會以及市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會等,提出相關意見、建議,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農工黨市委按照上級要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結合保定市“十二五”規劃的實施,發揮民主黨派獨特優勢,開展“大調研、大獻策”活動,繼續組織省、市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組成的專題調研組赴望都縣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進行調研,完成《關于對鄉鎮衛生院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的建議》調研報告,呈送市委、市政府。年內向農工黨省委、中共市委以及市政協報送社情民意和各類信息100余條。
【自身建設】根據基層組織實際情況,合并重組相關基層組織,新成立了河北農業大學支委會和市婦幼保健院支委會。市委嚴格按照《河北省民主黨派組織發展工作規程》的要求,發展18名各界人士加入到農工黨組織,均為本科學歷以上且半數具有高級職稱。編寫完成并順利出版《保定市民主黨派活動紀要(2006年-2010年)》一書。完成《保定市志》(1979-2010年)農工黨部分的編輯,并印發4期《農工保定簡訊》。
【社會服務】開展醫療服務、扶貧幫困和社會公益等活動。利用黨員的技術專長,參與扶貧義診和服務于老、少貧困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服務。農工黨市委與各基層組織不斷組織由專家、名醫組成的醫療隊赴革命老區、貧困山區進行義診及醫療救助。到各鄉鎮村莊開展科技支農、義診咨詢服務。到各大專院校、公司為學生和職工進行醫療衛生保健講座,到各縣醫院及鄉鎮衛生院對基層醫護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
(趙濤)
九三學社保定市委
民主黨派·工商聯·九三學社保定市委
【九三學社保定市委員會】隸屬九三學社河北省委,為縣級行政單位,內設辦公室,編制5人,實有5人。市委會有委員23人,下設1個縣級基層組織、2個基層委員會,21個支社。主要職能是參政議政、政治協商。現有社員645人。
主任委員 許皞
副主任委員 閻增愛(女)
趙清華 張志桐
杜兵建
【概況】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七一”講話精神、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等,社市委下發文件部署學習活動,組織社員集中學習相關精神。組織社員參與社中央舉辦的《“富得寶杯”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暨社章社史知識競賽》和征文活動;組織參加“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座談會”;以“重溫歷史、同心同行”為主題,組織參觀北京博物館、平津戰役紀念館、李大釗紀念館、易縣狼牙山五勇士陳列館等地。開展向社員楊佳學習的活動,組織社員觀看《楊佳先進事跡影視資料》、學習媒體采寫的長篇人物通訊、內部刊物上開辟專欄及時跟進和轉載相關稿件等方式開展學習宣傳活動。
完成20個基層組織的換屆工作。將樂凱支社劃歸到科技基層委員會,并將科技基層委員會由原來的3個支社劃分為5個支社,新成立保定學院支社,為方便各個基層組織開展活動創造了條件。新當選的新一屆基層組織負責人的平均年齡由上一屆的57歲降低到48歲,領導班子年輕化,更具活力。“基層建設年”活動深入開展。指導各基層組織開展一系列諸如參觀革命老區、舉辦主題演講朗誦會、紅歌演唱會、乒乓球友誼賽、下鄉科技扶貧義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九三省委組織工作會上,保定九三學社6個支社被評為先進集體,19人被評為優秀社員,2人被評為榮譽社務工作者。組織發展工作開展順利。全年,社市委共發展社員26人,涉及高等教育、醫藥衛生、工程技術等多個領域,其中女社員11人,高級職稱12人,博士、碩士共12人,平均年齡35歲。舉辦基層組織負責人培訓班1期,推薦優秀專家6人,推薦南市區政協委員3人,推薦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劉孟軍參加中央統戰部、各民主黨派中央、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聯合舉辦的“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貢獻先進個人”評選活動,經過全國評選、公示,是保定市唯一獲此榮譽的黨派成員,參加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表彰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召開民主評議推薦會,領導班子成員進行述職,初步確定社市委委員候選人名單,并由各基層組織推選出出席社省委、社市委換屆大會的代表。制定《換屆工作方案》,并正式成立換屆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報告等主要文件經討論修改完成。
【參政議政】在保定市“兩會”期間,九三界別政協委員共提交提案63件,其中大會發言4件,集體提案14件,個人提案45件,并全部立案。7件提案分別受到了市委書記宋太平、市長李謙的批示和督辦。組織社員赴天津濱海新區調研考察,通過調查研究,找準切入點,提可行之策,諫有用之言。共向社省委、市委統戰部、市政協等報送信息、社情民意30余篇,其中信息《關于完善農村非農用地復耕市場化的建議》被中共中央統戰部《零訊》采用,《應加快完善公開透明的捐款應用與監督的法律機制》被《鄉音》雜志選登。社市委獲得九三省委參政議政、信息工作二等獎,7名社員榮獲參政議政優秀個人稱號,1名社員被評為有社情民意優秀信息工作者。2名社員參加了市政協組織的對易縣、滿城、望都三縣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調研活動。九三界政協委員活動小組被市政協連續第五年評為先進活動小組,3人獲得優秀政協委員。
【科技扶貧】響應社中央“第二十三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活動號召,組織部分醫務界社員赴唐縣川里鎮為當地群眾開展義診活動。義診中共診療各類患者近200人。4個基層支社赴“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順平縣共同開展“科教、衛生雙下鄉”活動。科技小分隊圍繞河北省食用菌產業發展前景與主要技術等內容做重點講授,結合將要開展的夏季食用菌生產提出了管理建議;義診小分隊為老鄉們檢查身體,解答疑惑,共接受咨詢義診5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400余份。河大支社到香菇生產專業鄉淶水縣明義鄉,開展調研及“科技、衛生、扶貧三下鄉”活動。社員們就農業現代化、基層專業合作社建立及農民小額貸款等議題進行了充分交流,并對在場菇農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開展調研。
【宣傳和研討】編印《保定社訊》6期,向各類媒體投稿50余篇,內容注重社員先進事跡宣傳。累計投稿40余篇,社市委獲得九三省委宣傳工作二等獎,3人獲得宣傳工作先進個人,2人被評為優秀通訊員。加強參政黨理論和社史研究工作。2名社員被聘為九三省委思想建設與理論中心研究員,提交理論研究文章3篇。社市委完成《保定市志》、《北市區志》中關于九三學社的內容,共計4萬余字,并承接九三省委《河北九三簡史》中保定市九三學社社史的編寫任務。按照市委統戰部要求,編寫并出版《2006-2010民主黨派活動紀要》,共計近7萬字。
(王燁)
保定市工商聯
民主黨派·工商聯·保定市工商聯
【保定市工商業聯合會】保定市工商業聯合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商界組成的人民團體和商會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紐帶,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市工商聯機關為正縣級單位,內設辦公室、組宣部、經濟部、聯絡部。截止到2011年底共有會員24807名。2011年市工商聯先后被評為“親民愛民活動先進單位”、“博愛一日捐先進單位”、“工會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婦女組織”和“市直機關瀘州貢杯游泳比賽優秀組織獎”等榮譽稱號。
主席 趙桂良
黨組書記 董桂武(兼)
副主席 董桂武 郭武昌
劉占奎
王麗華(女)
楊建平 葛大壯
魏建軍 王鳳
王超 李曉恩
張振堂 梁連起
孫樹貴 臧立根
楊建忠 康玉柱
李小社 魏少軍
楊東升 成燕(女)
李春波 董躍中
秘書長 胡鐵成
市總商會
會 長 趙桂良
副會長 袁大炳 李建新
楊金慶 楊文革
郭運通 梁偉
孫占啟 李鵬
劉繼臺 劉彥忠
蘆新菊(女)
左玉龍 張春奇
張建軍 張志民
國寶蓮(女)
周樂新 趙明亮
徐新革 崔煒
秘書長 胡鐵成
【概況】2011年,全市工商聯組織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創新機制,搭建平臺,加大服務企業的工作力度,將中央和省、市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工商聯工作的意見精神融入積極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中去,為實現經濟強市、和諧保定做出積極貢獻。
【開展參政議政工作】在各級人大、政協會議期間,倡導全市工商聯界別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積極提交高質量提案、議案200余份。工商聯在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作大會發言,就關注非公有制二代企業家成長,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得到市領導的重視和與會者的贊同。落實大調研大獻策活動要求,上報課題《關于企業自主創新體制與機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關于民營企業參與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并形成成果。接待了省工商聯副主席常衛華到保定市開展的中小企業綜合性調研,在實地考察企業的基礎上召開了現場座談會,邀請市工商局、工信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就如何促進保定市中小企業發展壯大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組織全市非公有制企業配合省工商聯完成了援藏援疆投資調研和“民營企業家培訓計劃問卷調查”工作。組織開展了各種調研活動,在指導全系統開展的系列調研活動中,共形成各類調研材料30余篇。
【舉辦百家優秀民營企業創業成果展】6月23日,聯合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保定日報社、電視臺和聯通保定分公司舉辦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百家優秀民營企業創業成果展。全市機械制造、新能源領域、房地產開發、醫藥、醫療器械、紡織與服裝、環保等行業100多家優秀民營企業參加展覽,集中展示市民營企業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歷程、創業成果、公益事業以及發展前景,并在部分駐保高校和部分縣(市)進行為期1個月的巡回展覽。市委書記宋太平宣布開幕并參觀展覽,市委常委、統戰部長、農工委書記王惠欣致辭,市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趙桂良主持。市工商聯與保定廣播電視臺《聚焦》欄目聯合推出“樹創業創新典范、展保定企業風采”系列節目。對全市各行業有代表性的部分企業進行追蹤采訪,更加系統地展現民營企業家風采,體現了企業創業創新創造發展歷程。《保定日報》進行了專題、專欄報道。
【抓好基層組織工作】成立由市工商聯主管、民政部門注冊的直屬商會金屬材料商會。年內指導全系統成立各級行業商會、基層組織11個,新增會員1040名。協調并出席市首家國家級標準化分支機構――全國家用殺蟲用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燃香產品分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推薦保定長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涿州市工商聯參加全國工商聯執委會典型發言。組織召開市工商聯十五屆五次執委會議,審議通過常委會工作報告,選舉并增補執委7名。組織出席省工商聯十屆五次執委會議及主席、黨組書記工作交流會議,組織重點縣(市、區)工商聯參加省工商聯信息與網絡工作培訓會議。為省工商聯推薦青年創業指導師4名。
【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成功組織4批考察團赴臺灣進行經貿考察。拜訪臺灣臺中市商業會、嘉義縣茶葉合作理事會等工商團體,與臺中市商業會正式簽訂友好商會協議書并保持經貿往來,白溝新城管委會負責人隨團考察并就建立友好關系簽署了意向書。組織13名企業家參加由省政府、省工商聯等部門承辦的2011“走出去”海外合作推介交流會。承辦第三屆環渤海地區工商聯聯絡工作聯席會議,加強環渤海地區工商聯的聯系。加強與金融機構駐保單位的聯系,組織14家銀行行長與非公有制企業家就建立銀企聯合運行平臺進行了磋商。聯合工商銀行、華夏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進行專門調研,撰寫出調研報告,成功促成小微企業融資貸款近30億元。協調總投資2.5億元大連軸承加工企業落戶清苑事宜;協調解決了冀中獸藥、天象公司與愛爾蘭合作建獸藥原料廠,與美國合作建設生物疫苗項目,總投資2億元;組織市工商聯浙江商會、代理商商會在順平建立物流園的項目調研,該項目建成后預計年銷售額2.5億元,利稅3000萬元,將拉動400余人就業。參與高陽縣總投資36億元的藍瑞照明燈具、億隆風電配件、國際商務酒店、新境界農業觀光、天然氣綜合利用等5個項目集中簽約竣工剪彩儀式。
【推動光彩事業深入開展】繼續開展“百家民企進老區幫千戶光彩示范行動”活動。全市100家非公有制企業采取走訪慰問、技術培訓、解決難題、項目幫扶等方式,支持和幫助100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建立適合當地特點的共建模式,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實現互利雙贏。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參與的非公有制企業已達到250多家,投資項目30余個,協調資金1700萬元,捐資助教1460萬元,修路及公共設施投資450萬元,救助貧困戶340萬元,培訓和安置就業8500人。開展面對面幫扶,為貧困學生和貧困戶送去米面油等慰問品及現金1萬多元。對市工商聯定點幫扶貧困村順平縣南吳村軍屬、老黨員、五保戶及貧困群眾進行走訪慰問,送去現金5000元及慰問品。響應市委號召,組織機關開展“一日捐”活動,全體干部職工共向全市困難職工捐款2000余元。協調會員企業安徽古井集團“金秋助學”城南莊,當地21名剛剛考入大學的優秀學子每人得到3000元資助金。協調新奧集團項目負責人到望都光彩小學考察,支持該校教育設施16萬元等。協調組織2011年慈善救助先天性心臟病貧困兒童活動啟動儀式,市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當場捐助18.6萬元。
(袁晨光 王立祥 郭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