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政法工作政法工作
【中共保定市委政法委員會】 中共保定市委政法委員會是市委領導、管理政法工作的職能部門,負責指導、協調、督促、檢查全市政法工作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部署階段性政法、綜合治理及社會穩定工作任務,協調政法各部門的關系,協調督辦重大疑難案件,協助市委及組織部門管理政法機關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與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合署辦公。內設辦公室、組織干部處、法紀處、宣傳教育處、綜合治理處、研究室、執法監督處、穩定辦、信訪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辦公室。2011年被省委政法委記涉法涉訴信訪工作三等功,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實績突出單位。
書記 張峰 (4月離任)
王立山(4月任)
副書記 馬文河(常務)
荊國平張敬東
張恒謙(8月任)
曹彥杰(8月離任)
田文江
高國聯(女)
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
主任 張敬東
副主任 高國聯(女)
【概況】 2011年,繼續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以社會管理創新為突破點,促進了社會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積極構建和完善“大維穩”格局,成功處置一批影響穩定的“急難險重”問題,確保了全市政治安定、社會穩定。全面深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力推進平安保定建設。開展涉法涉訴攻堅會戰和信訪代理工作,接待群眾來訪1986人次,辦結上訪案件380件。認真履行執法監督職責,調度督辦上級交辦重大復雜案件23件,協調重大疑難案件22件,維護了人民群眾合理訴求。扎實做好鐵路護路工作,圓滿完成各重要敏感期的護路工作任務。以政法隊伍職業化建設為重點,推行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專業化管理,加強教育培訓工作,進一步提升了干警能力素質,促進了公正、廉潔、文明執法。
【全市政法工作會議】 2月25日在百世開利召開。會議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政法工作會議和市委九屆九次全會精神,總結2010年全市政法工作,分析穩定工作形勢,部署2011年全市政法和維護穩定工作任務。市委副書記王曉棟講了意見,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張峰部署工作,副市長劉寶玲主持會議。
【創辦保定政法學堂】為實現全市政法隊伍教育培訓工作的日常化、制度化、職業化,培養造就高素質政法隊伍,年內籌辦“保定政法學堂”。學堂秉承“政治與業務素質并重、理論性與實用性并重”的辦學理念,整合了全市政法各部門的資源,由市委政法委主辦,市直政法各部門共同和分別承辦,在各部門專業培訓的基礎上,采用常年辦學模式,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理論和通識通能教育,彌補了部門教育培訓的局限性。學堂設領導小組和教務處,負責教育培訓的總體規劃、部署和實施。從政法各部門領導班子成員、業務骨干和省會、駐保高校中選拔人才,組成50多人的專家講師團,參與和指導教學工作。在辦學形式上,根據培訓規模,靈活運用集中授課、現場觀摩、座談論壇、視頻遠程教育等方法施教。11月中旬,第一期培訓班開班,市委政法委、市直政法部門副縣以上領導干部,縣(市、區)委政法委書記、常務副書記共100多人參加了學習培訓。保定政法學堂的創立,加大了政法系統教育培訓工作的力度和密度,實現了部門業務常識的互通性、工作的聯動性,推進了政法隊伍職業化進程。
【開展綜合治理集中宣傳活動】
為紀念中共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兩個《決定》頒布20周年和《河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頒布20周年,營造社會廣泛參與的濃厚氛圍,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深入開展,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集中宣傳活動。 1.深入開展綜治集中宣傳活動,制定了《關于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集中宣傳活動的方案》,市直政法部門和四區綜治委成員單位近40個單位共設置宣傳展板106塊,組織40余名法律專業人員走上街道、廣場,解答群眾法律咨詢,發放各類宣傳資料近萬份(本),為萬余名群眾提供了有關法律服務。同時,在《保定日報》、市電臺開辟專欄,宣傳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成果。2.組織開展紀念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簡稱兩個《決定》)征文活動,組織各地各部門撰寫紀念文章30余篇,向中央、省綜治辦推薦18篇。3.組織紀念兩個《決定》工作調研,撰寫調研文章16篇,對做好新形勢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更好地服務于黨委中心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議,為黨委、政府提供了決策依據。
【組織打擊“黃賭毒”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并根據部分“黃賭毒”人員在北京警方的高壓下紛紛離京流入保定市的治安狀況,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將其作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嚴打整治的重要內容,制定了《開展打擊“黃賭毒”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先后召開全市部署動員大會和公安特殊行業主管領導調度會,并組織各縣(市、區)和市綜治成員單位,以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為平臺,認真開展“五查”活動,同時,組成13個督導暗訪組,對省、市掛牌督辦的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進行檢查督導。全市公安、文化、工商、宣傳等有關部門協作配合,持續開展7次娛樂服務場所和文化市場治安大檢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打掉了一批涉黃、涉賭窩點,取締娛樂服務場所若干,責令數十家娛樂服務場所停業整頓。有力打擊和震懾了“黃賭毒”違法犯罪,凈化了文化市場和社會風氣。
【“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食品藥品安全和“黃賭毒”等違法犯罪問題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對社會穩定構成了嚴重威脅。為切實捍衛老百姓的餐桌安全、用藥安全和生活安全,市委、市政府決定,從11月開始到2012年底,在全市深入開展“打四黑除四害”(黑作坊、黑工廠、黑市場、黑窩點;害百姓、害家庭、害社會、害國家)專項行動,打擊整治的重點是:制售有毒有害和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的“黑作坊”,制售假冒偽劣生產生活資料的“黑工廠”,售假、收贓銷贓的“黑市場”,涉黃涉賭涉毒的“黑窩點”。市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委政法委,負責整體工作的部署、調度和協調。市直政法部門以及質監、衛生等22個職能部門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別各司其職,開展排查、整治和打擊處理工作。此次行動將“破大案、打團伙、追逃犯、端窩點、搗網絡、除源頭”作為主攻方向,至年底,全市共破獲“四黑四害”刑事案件96起、行政案件46起,搗毀“四黑”窩點8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9名。同時,落實工作措施,完善監管機制,制定專項行動《考核計分辦法》,加強防控制度、設施建設,堵塞了管理漏洞,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進展,有效凈化了社會環境,受到人民群眾好評。
【社會管理創新取得突破進展】
1.實施社會管理創新重點項目建設,確定了28個重點項目,已有18個項目組織實施,并形成全市工作亮點:醫患糾紛調處中心建設被中央有關部委明確為“保定模式”,在全國經驗交流會上推廣;涉法涉訴聯合接訪中心發揮作用明顯,信訪代理制度的施行有效提升了解決問題、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創辦保定政法學堂,建立健全了政法綜治維穩干部培訓長效機制。其他10個項目正在調研規劃或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2.改進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將“一證通”居住證制度列入市委、市政府惠民工程,把流動人口就業、保險、住房等信息和市民待遇整合為一體,提高了服務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各級公安機關試行出租房屋租賃備案、治安責任書制度,推行“集約化”日租房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出租房屋管理難題。3.推進社區矯正和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全市司法行政機關共建立四級幫教機構6863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23348人;成立社區矯正工作站340個、村級小組6204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2126人、社會志愿者4909人;建成過渡性安置幫教基地45個,實現了刑釋解教人員幫教率100%、安置率95%以上,重新犯罪率明顯下降。4.開展重點青少年群體和老少病殘人員服務管理,成立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者隊伍72支5765人,幫扶農民工子女15923名;建立流浪乞討未成年人救助管理站4個,救助流浪未成年人382人;全市建成18所高標準社會養老服務機構,進一步改進了孤老人員的服務管理。5.加強高危人群管理,組織“入戶訪查專項行動”,建立經常性排查摸底機制,按照風險等級制定相應措施,落實了對有現實危害和暴力恐怖傾向等人群的管控。6.深化“兩新”組織管理,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新建黨組織577個,選派組織員或黨建指導員1500多名,建立綜治工作站臺700多個。7.開展網絡虛擬社會管理工程,投資1000余萬元完成公安系統互聯網偵控系統升級建設,實現了網上重點人員可控可查,已處置各類有害信息3萬余條;健全輿情引導機制,提升了制輿權和輿論引導能力。至此,社會管理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一些影響社會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得到初步有效的解決。
【推行信訪代理制度】為進一步拓寬涉法涉訴信訪渠道,減輕信訪人訴累,市委政法委以“一家三平臺”(即把涉法涉訴中心建設成上訪群眾之家,鍛煉年輕干部的平臺、執法監督的平臺、領導干部轉變作風的平臺)建設為載體,出臺《保定市涉法涉訴聯合接訪服務中心信訪代理制度(試行)》,在市涉法涉訴聯合服務中心設立信訪代理工作辦公室,吸收市直政法各部門信訪機構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從本部門確定信訪代理人,督促、指導信訪代理工作。信訪代理人在全面掌握案件情況的基礎上,代替信訪人向有關部門反映信訪人訴求,提出意見和建議,促成信訪事項妥善解決。截至年底,為群眾代理信訪案件53件,幫助解決52件,受到上訪群眾的歡迎。
【“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根據中央、省委政法委統一安排部署,結合保定市政法工作實際,在全市政法系統組織開展了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為主要內容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第一,通過開展“為誰掌權、為誰執法、為誰服務”大討論,人人查擺問題,制定措施,整改提高。第二,開展光榮傳統教育宣講和執法為民在身邊承諾行動,采取重溫“紅色之旅”、觀看紅色經典影片等方式,對干警進行革命光榮傳統再教育,組織政法各部門科級以上干部到市涉法涉訴接訪中心輪流接訪,學做群眾工作,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第三,開展政法文化采風展示活動,舉辦全市政法文化節,組織干警創作繪畫和書法作品200多幅、攝影作品300多幅,排演了一批優秀文藝節目,部分作品和節目參加了全省政法文化節匯演。第四,學習表彰先進典型,培樹了檢察戰線王增德、公安戰線唐明宇兩面旗幟,弘揚了新時期政法干警執法為民、敬業奉獻的時代精神。
(李素文)
政法·公安工作公安工作
【保定市公安局】保定市公安局是保定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公安工作的職能部門,業務上受河北省公安廳監督和指導,擔負著領導指揮和組織協調全市公安工作的職責任務。保定市公安局下設綜合管理部門11個、執法勤務部門24個、直屬分局10個,管轄22個縣(市)公安局。
黨委書記 局長 潘靜蘇
黨委副書記 副局長 安增奇
黨委委員 副局長 王百順
黨委副書記 副局長兼交警支隊支隊長 李振平
黨委委員 副局長 張五進
黨委委員 副局長 涿州市公安局局長 李棟梁
黨委委員 副局長 楊東川
黨委委員 紀委書記 李金萍(女)
黨委委員 政治部主任 王亮
黨委委員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 劉鐵英
黨委委員 國保支隊支隊長 董元
黨委委員 定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公安局局長 莊春來
【概況】2011年,全市公安機關以職業化警隊建設為主線,緊緊圍繞服務經濟發展、打造民生警務,解放思想,創新理念,履職盡責,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全年共有11個單位立集體二等功、三等功,7個單位獲集體嘉獎,161名民警立個人一、二、三等功,424名民警獲個人嘉獎。
【完成中央領導到保定視察保衛任務】2月1日至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到保定視察。此次警衛任務包含8處視察參觀點,11條途經路線,全長482.4公里,全市各級公安機關和全體公安民警,緊緊圍繞“萬無一失、絕對安全”的總目標,圓滿完成了警衛任務,受到了黨委、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高度評價。
【民意引領警務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堅持民意大于天,做到老百姓最痛恨什么犯罪就重點打擊什么犯罪,老百姓最關注什么問題就重點整治什么問題,全面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一是嚴打各類刑事犯罪。相繼組織開展了“2011春季攻勢”、“嚴打整治夏季攻勢”、“打四黑除四害”、打擊“三角地”盜搶職業犯罪、打擊沙霸等一系列專項行動,破獲各類刑事案件3008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201名,打掉犯罪團伙155個,抓捕網上逃犯4315名,命案偵破率達到96.4%,有力震懾了犯罪。二是集中抓捕網上逃犯。強力開展追逃“清網行動”,成功抓獲各類網上逃犯1987名,清網率達到84.55%,圓滿完成了省定80%的任務目標,28個縣級公安機關“清網率”和“抓獲率”都超過了80%。行動中,共抓獲部級逃犯11名,潛逃10年以上故意殺人逃犯44名。三是綜合整治突出問題。對“黃賭毒”等違法行為開展了專項打擊治理。8月11日,一舉搗毀保定主城區電子賭博窩點22個,查獲涉賭人員328名,收繳各類電子賭博機1605臺、賭資48.9萬元;組織開展了危爆物品大清查和抓獲涉槍涉爆在逃犯“緝捕會戰”,破獲涉危涉爆案件96起,查處非法礦山26個,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03名,抓獲涉爆逃犯89名,繳獲非法炸藥89.59噸、雷管9000枚、導火索4.3萬米;大力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加強校車安全管理,查糾各類交通違法88萬余例,建立交通安全服務站48個,排查、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路段79處,全年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數、致死、致傷人數同比上年分別下降9.71%、2.33%和10.89%;大力剔除火災隱患,全市共發生火災事故346起,沒有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840萬元,與上年同比分別下降20.46%、100%和27.26%。四是健全完善治安防控格局。強化實有人口管理,探索建立了“集約化”出租房屋管理模式,搭建了“保定市公益房源網”、“租賃房屋中介信息管理系統”、“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管理服務中心”三個管理平臺,登記出租房屋信息2.1萬余條、暫住人口3.9萬余名,從中抓獲網上逃犯78名;強化行業場所管理,以落實“一卡通”治安管控責任倒查機制為抓手,狠抓賓館旅店、洗浴網吧等場所的實名登記、規范管理,基礎管控工作全面加強;強化情報平臺系統建設,自主研發了重點人員積分預警“關鍵詞串查”系統,比對抓獲網上逃犯770名,抓獲犯罪嫌疑人69名,得到了公安部、省廳領導充分肯定。
【服務大局推動全市經濟發展】
緊扣全市“十二五”規劃和三大經濟發展戰略,主動服務各項中心工作的實施落實,全力保障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一是全面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以防范、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發票犯罪、銀行卡犯罪、合同詐騙及職務侵占等高發性經濟犯罪為重點,強化舉措,嚴打嚴防。先后部署開展了“亮劍”、“天網-2011”、“打擊發票”、“積案清理”、“打擊傳銷”等專項行動,共破獲經濟犯罪案件20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3人,挽回經濟損失3233萬元。二是全面保障重點建設項目。對“三年大變樣”、高速鐵路等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工程,實行了派駐警務制度,組織警力一對一上門服務,全程保障,有效解決影響項目施工,破壞、盜竊建設材料等問題,確保了重點工程順利推進。三是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在互聯網門戶網站全部開通網上辦事服務大廳,實現了護照網上申領、業務網上查詢、車輛號牌網上選號等13類網上服務項目,建成開通了車駕管業務400電話自助服務平臺,聯合有關部門在部分小學校園門口建設了綠蔭停車帶和“小腳丫”人行道,保障了小學生出行安全。
【社會管理創新增強工作發展動力】把“三項重點工作”和“三項建設”作為貫穿全年的中心工作。一是以信息化建設應用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相繼建成了警務監督信息中心、服務對象信息系統、保定公益房源網、警用地理信息平臺、“我查查”等一批管用有效的信息系統;積極開展公安內部信息和社會信息資源整合,建立了數據采集更新維護機制,共整合內外部信息197類4.5億條,整合信息全部錄入“我查查”系統,資源全警共享,日均查詢量達到1.8萬余次,有力服務了公安實戰。二是以執法規范化推進公正廉潔執法。年初啟動了執法辦案系統,公安機關承辦的所有案件都在公安網上辦理、審批、流轉,規范了辦案流程,強化了網上監督,堵塞了執法漏洞;組織7640名民警參加了基本級執法資格考試,參考民警全部過關。全市649個基層所隊達到了“四無”創建標準;部署開展了“集中化解進京赴省信訪案件攻堅會戰”、“化解信訪案件百日攻堅”,共辦結息訴涉法涉訴信訪案件345起,協調發放信訪救助金268萬元。通過辦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建立了典型瑕疵案件點評警示通報制度,有效規范了民警執法行為。三是以創新服務舉措促進警民關系和諧。部署開展了“溫情2011”集中走訪、“大走訪”開門評警、“警營開放日”等主題活動,暢通警民溝通渠道,了解群眾呼聲,有針對性的跟進工作,密切警民關系;深入推進矛盾排查化解,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5527起,成功化解5484起,化解率達到99.2%;借助古城警視網,進一步拓寬與人民群眾溝通交流平臺,推行了一大批網上受理、辦理行政審批項目,開辦了“局長信箱”,創新了網上服務舉措;利用服務對象信息系統,廣泛開展群眾滿意度調查評議,切實做到了將發言權、評判權交給群眾,對群眾關心關注的“小案”、“小事”加大辦理、解決力度。
【條令建警提升隊伍職業化水平】
以提升全市公安隊伍正規化、職業化建設水平為重點,開展了以“提升標準、提升能力、提升效率、提升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四提升”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全局叫響“沒有任何借口,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局訓,從有形入手向無形延伸,潛移默化的觸動公安隊伍思想理念、工作作風的轉變,推動公安工作進位升級。開展職業化警隊建設軍訓。從9月7日開始,集中一個月時間,分四批組織市局機關1309名民警開展了以隊列訓練、內務整理、條令學習、實彈射擊為主要內容的軍訓,從市局黨委班子成員到每一名民警全員參加,人人過關,以軍事化的標準規范警容儀表、言行舉止、內務秩序,促進民警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強化警務實戰技能培訓。從10月16日開始,集中兩個月時間,組織機關全體民警開展了以執法能力、信息化深度應用、媒體應對、警務實戰技能四項培訓,采取專家授課、實戰演練、技能比武、考核達標的方式,著力解決隊伍素質不適應的問題,有效提高了隊伍的適崗適位能力。
(張彥濤)
政法·檢察檢察
【保定市人民檢察院】保定市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保定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并報上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市人民檢察院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保定市人民檢察院內設兩個局(反貪污賄賂工作局、反瀆職侵權工作局)、27個處室隊;設立保定市人民檢察院冀中地區檢察院,作為保定市人民檢察院的派出機構。
黨組書記 檢察長 周慶平
黨組副書記 副檢察長 趙大明 王啟
黨組副書記 反貪污賄賂局局長 張華
黨組成員 副檢察長兼瀆職侵權局局長 王蓬蓬(女)
副檢察長 孫元芳
黨組成員 副檢察長兼保定市冀中地區檢察院黨組書記 檢察長彭少勇
黨組成員 調研員 劉章栓(8月任)
黨組成員 紀檢組長 劉章栓(8月離任)
李桂生(8月任)
黨組成員 副檢察長 周濤(8月任)
黨組成員 蠡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 檢察長 安軍旗
黨組成員 政治部主任 周濤(8月離任)
張克(8月任)
黨組成員 反貪污賄賂局副局長 盧彥芬(女,8月任)
郝國正(8月任)
【概況】2011年,保定市人民檢察院以深化三項重點工作(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為著力點,以強化法律監督、強化自身監督、強化隊伍建設為總要求,全面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
【服務大局】依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依法打擊制售偽劣食品藥品、非法集資等嚴重經濟犯罪,依法批捕了文某等買售700余噸地溝油案,依法公訴了保定市某公司非法吸收19億元公眾存款案,查處商業賄賂領域犯罪39人。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國土資源管理、水利改革發展、重大項目建設、食品安全等領域的監督管理,依法批準逮捕6人,提起公訴10人。著力保障政府投資安全,加強對政府投資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建設的法律監督。對張石高速公路、榮烏高速公路等277個重大項目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和法律服務,為工程招投標提供行賄犯罪檔案查詢640次。針對項目立項、審批、資金撥付等環節存在的問題,向建設單位和主管部門提出檢察建議157件。積極參與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依法查辦職務犯罪3人。深入查辦重點領域職務犯罪。依法查辦危害民生民利犯罪案件83人,查辦危害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背后的職務犯罪案件26人。集中開展農機領域職務犯罪專項治理活動,與市農業局聯合制發了《關于對強農惠農資金管理使用進行專項檢查監督的實施辦法》,使強農惠農資金管理進一步規范。深入開展涉農檢察工作,進一步延伸監督觸角。會同市群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了《關于加強檢察機關與農村群眾工作站聯系,進一步深化涉農檢察工作的指導意見》,制發了涉農檢察工作要點,進行了任務分解,開展了涉農檢察工作宣傳月活動。年內共查辦涉農職務犯罪201人,依法批捕涉農刑事案件2480件3548人,提起公訴2645件3945人(含積案),開展法制宣傳1712次,發放宣傳資料36萬余份,各級媒體報道358次,完成支農惠農資金和農村社會調研報告140余篇。涉農檢察工作成為百姓歡迎的“民心工程”,省檢察院檢察長張德利予以充分肯定。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依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維護社會穩定。共審查批準逮捕3505件4838人,提起公訴4032件6410人(含積案)。依法公訴了清苑縣崔某等29人持槍聚眾斗毆案、易縣王某等25人爆炸案,保持了對各類刑事犯罪的高壓態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促進社會和諧。依法決定糾正漏捕141人,糾正漏訴201人;依法決定不批準逮捕481人,不起訴142人。推進刑事和解、檢調對接機制建設,對民事申訴案件和輕微刑事案件,積極促成當事人達成和解。同時加強不批捕、不起訴、不抗訴等環節的釋法說理工作,促進案結事了人和。依法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化解矛盾糾紛。完善控告申訴工作制度,開展帶案下訪、定期巡防、聯合接訪等活動,共接待群眾來訪2576人次,來信539件,批轉辦447件;深化清理積案評查工作,辦結進京重復訪案件6件,省、市聯合接訪服務中心交辦42件,辦理刑事申訴案件5件、刑事賠償案件2件,辦案息訴率位于全省檢察機關前列。蠡縣人民檢察院等6個單位的控申舉報接待室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全國“文明接待室”。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建設平安保定。開展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集中宣傳活動,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聯系點制度。積極參與創建青少年維權崗活動,對涉嫌輕微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決定不批捕36人、不起訴12人。北市區檢察院、清苑縣檢察院再次被評為國家級“青少年優秀維權崗”。加強涉檢網絡輿情的分析研判和輿論引導工作,對多家媒體熱炒的“3·28”王某搶劫案,用正確的導向引導輿論,收到好的效果。規范和強化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協助基層組織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矯正幫教。中央綜治辦檢查組對保定市監外執行監督和參與社區矯正工作予以充分肯定。針對執法辦案中發現的社會管理問題,及時向有關地方和部門提出消除隱患的檢察建議128件。預防農機補貼領域職務犯罪的檢察建議信息被中辦采用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副總理回良玉做出批示,該檢察建議被高檢院評為“全國十佳檢察建議”。
【反腐倡廉建設】依法嚴肅查辦貪污賄賂職務犯罪。共立案131件239人,提起公訴121件225人,判決108件202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856萬元。依法查辦了清苑縣周某等人貪污案、保定市王某等人私分國有資產案。規范偵查辦案活動,慎重使用強制性措施,嚴格執行舉報人和證人保護、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錄音錄像以及逮捕職務犯罪嫌疑人報上一級檢察院審查決定等制度,進一步提高了辦案質量。大力加強反瀆職侵權檢察工作。共立案46件101人,提起公訴42件93人,判決35件81人。依法查辦了曲陽縣繩某等人玩忽職守案、保定市李某玩忽職守案。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工作機制。更加注重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抓好預防教育,對國家工作人員進行警示教育802次60710人,開展了職務犯罪預防教育進黨校課堂活動。抓好專項預防,提高了預防工作的針對性。抓好系統預防,加大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等領域的預防調查力度。抓好重點預防,對重大項目建設實行跟蹤預防,深化預防效果,凈化發展環境。
【訴訟監督工作】加大監督力度。刑事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監督糾正偵查機關應當立案而不立案18件22人,不應當立案而立案28件38人,對偵查活動的違法行為提出糾正意見112件次。刑事審判監督,對確有錯誤的刑事判決、裁定提出抗訴22件,支持抗訴12件,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且已糾正378件。民事審判和行政訴訟監督,對認為確有錯誤的民事、行政判決和裁定提出抗訴101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102件。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監督,監督審查減刑、假釋、監外執行4952人,糾正呈報減刑不當46人,假釋不當22人,糾正違法68人次,發出檢察建議43件,查辦職務犯罪4件9人。突出監督重點。與市公安局聯合開展了全市公安機關刑拘后未報捕案件專項檢查,重點監督糾正了違法立案、以罰代刑、違法采取強制措施等問題。開展了保外就醫專項檢查,對不符合法定程序的案件及時監督糾正。認真落實量刑規范化要求,提出量刑檢察建議1623件。完善監督機制。把法律監督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上升為制度規范,與市公安局會簽了《刑事案件信息通報制度(試行)》、《關于檢察機關介入公安機關偵查工作辦法》。加強與行政執法等部門的協作,建立健全聯席會議、案件咨詢等制度,開展調查處理舉報、建議移送案件、立案監督工作,有效解決了有案不立、有案不移、以罰代刑等問題。以冀中地區檢察院建立為契機,加強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監督工作,完善檢察機關對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同步監督。把抗訴與再審檢察建議有機結合起來,辦理申訴案件與發現職務犯罪相結合,保證監督效果。
【干警隊伍建設】突出職業道德,強化思想政治建設。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結合建黨90周年,開展了紅歌會等一系列活動,成立了檢察官文學藝術聯合會。表彰宣傳了河北省模范檢察官王增德、于新峰等先進典型,弘揚和培育檢察人員共同價值體系。突出職業技能,強化執法能力建設。市院成為國家檢察官學院“教學示范基地”,搭建了檢察教育的新平臺。組織市院班子成員、基層院檢察長和業務骨干100余人到國家檢察官學院進行專門培訓。廣泛開展崗位練兵,開展優秀公訴人評選,檢察業務專家遴選,應知應會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了隊伍的戰斗力。突出職業形象,強化規范化建設。加強案件管理中心建設,探索建立了案件管理機制。建立案件評查制度,提升了案件質量和執法水平。完善檢務督察制度,對15個基層院進行了專項督察,組織25個基層院開展了交叉督查。突出職業紀律,強化紀律作風建設。嚴格落實《檢察機關領導干部廉潔從檢若干規定》,印制了《內部監督工作制度匯編》。堅持“敲警鐘日”活動。開展了警車管理使用專項治理工作,每輛警車都安裝GPS衛星定位管理系統。嚴格落實領導干部述職述廉、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對3個基層院領導班子進行巡視。開展了“紀律作風整頓月”活動,嚴肅查處違紀行為,查處違紀檢察人員2人。突出職業保障,強化基層基礎建設。推進檢察人員分類管理,探索制定了全市檢察機關職業化標準。加強對下級院的管理和監督,提拔任用基層檢察長5名,交流6名。加大政法網建設的投入。有90個集體、173名個人受到各級表彰,市檢察院連續三次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2011年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文明單位”。
【自覺接受監督】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設立與人大代表聯系的專門機構,開通與人大代表聯系專網和專線電話,主動通報檢察工作情況。對市人大批辦的案件在時限內全部予以答復,對市人大代表提出的12件建議全部予以辦結。2011年國家、省、市三級人大代表對保定市職務犯罪預防工作進行了巡視,給予高度評價。市人大常委會就公訴工作進行了專項評議,滿意度高達97.9%。自覺接受民主監督。主動向政協通報檢察工作情況。健全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聯系機制,推進聯系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政協委員提出的2件提案全部辦結。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改進人民監督員選任方式。組織人民監督員對26件擬作撤案、不起訴、不立案的職務犯罪案件進行了監督。深化檢務公開,推行陽光檢務,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提高了檢察工作的透明度。
(趙連江 何開聯)
政法·審判工作審判工作
【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市中院”)在市委領導、市人大監督下,主管全市的審判工作,業務上受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監督和指導,審理法定管轄的第一審案件;基層人民法院移送的第一審案件;對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上訴、抗訴案件;以及對本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提起的再審案件;執行本院受理的第一審案件;監督和指導基層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內設機構30個;辦公室、政治部、組織人事處、法官管理處、教育培訓處、宣傳處、立案庭、立案二庭、刑事審判第一庭、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三庭、民事審判第四庭、行政審判庭、審判監督第一庭、審判監督第二庭、執行局、執行一庭、執行二庭、研究室、法警支隊、司法技術處、計財裝備處、機關黨委、老干部處、工會、婦委會、紀檢組監察室(合署辦公)、書記員管理辦公室。
黨組書記 院長 孫盤柱(1月免)
梁紅繼(1月任)
黨組副書記 副院長 李毅 苑三國
黨組副書記 紀檢組長 徐占軍
黨組成員 副院長 劉文鈞
高素英(女)
靳曉光
副院長 劉玉婷(女)
黨組成員 政治部主任 殷文勝
副院長 李麗輝(掛職,1月任)
黨組成員 劉永生(8月任)
【概況】2011年,全市兩級法院認真踐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圍繞三項重點工作,強化科學管理,推進公正辦案,努力提高司法水平,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為強市興縣富民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56054件,審結55982件,分別同比分別上升8.63%和8.67%。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5240件,審結案件5236件,分別同比上升5.26%和5.38%。市中院被省高院授予“集體嘉獎”。
【刑事審判工作】全市法院以維護社會穩定,增強群眾安全感為首要職責,準確把握社會治安形勢變化,嚴格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依法懲處刑事犯罪。全年共受理各類刑事案件5185件,審結5177件,判處罪犯6371名,其中判處5年以上刑期1465人。依法嚴懲嚴重刑事犯罪。對黑惡勢力犯罪,故意殺人、綁架、搶劫、爆炸等嚴重暴力犯罪,以及盜竊、搶奪、詐騙等多發性侵財犯罪,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共審結此類案件1455件。成功審理了崔和平等29名被告故意殺人、聚眾斗毆、非法買賣槍支、窩藏案,領導批辦、群眾關注的楊濮肇故意殺人、綁架女大學生案,李啟銘交通肇事案、王朝搶劫等一批重大案件,組織了“依棉”集團案和喬志良、喬志強等被告人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二審的宣判。依法懲處經濟犯罪和職務犯罪。加大對各類經濟犯罪的打擊力度,凈化市場環境,共審結此類案件101件。依法嚴厲打擊貪污、賄賂、瀆職犯罪,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共審結此類案件185件。嚴懲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共審結危險駕駛案件42件,實刑率達90.5%。嚴厲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共審結此類案件10件。中院刑二庭被最高法院評為“全國法院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專項行動先進集體”。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共對4名被告人依法宣告無罪。對未成年人犯罪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促其改過自新、回歸社會。共對115名未成年人判處非監禁刑。全面實行量刑規范化改革。通過將量刑納入庭審程序,規范量刑裁量權,審判效能明顯提升。全市法院刑事一審案件上訴率和抗訴率分別同比下降45.75%和48.13%。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規范減刑、假釋工作,推行裁前公示和聽證制度,增強案件審理透明度,提高案件質量。共審結,減刑案件4473件、假釋案件492件。積極參與做好非監禁刑人員和刑滿釋放人員的跟蹤幫教工作,共同推進社區矯正。
【民事審判工作】圍繞市委關于保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惠民生等重大決策部署,堅持能動司法,服務發展戰略。全年共受理各類民事案件38447件,審結38405件,分別同比上升4.51%和4.54%。依法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妥善審理企業破產和公司清算等案件38件,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中院破產審理工作被最高法院評為“全國法院破產審理工作先進集體”。依法審理金融糾紛案件617件,訴訟標的額8436萬元,保護了各類金融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妥善審理侵犯商標權、著作權、不正當競爭等糾紛案件122件,優化了自主創新的司法環境。依法保障公民人身財產權利。加強民生類案件審理,共審結財產權屬確認、人身損害、宅基地糾紛等權屬、侵權案件4915件,審結醫療、住房、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案件704件,審結婚姻家庭、遺產繼承案件10418件。中院民一庭被最高法院評為“全國法院先進集體”。依法服務新農村建設、妥善化解農產品買賣、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農村土地承包等矛盾糾紛,共審結各類涉農案件344件。積極探索建立維權工作新機制,有效保護婦女兒童、現役軍人及軍屬的合法權益。
【行政審判工作】依法審理行政訴訟案件,切實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全年共受理行政案件587件,審結587件,同比均上升46.01%。審慎處理土地征收、房屋拆遷等行政爭議。積極探索建立行政爭議調處新機制,加強行政訴訟案件協調化解工作。通過加大協調力度,促成結案320件,占54.58%,維護了和諧的社會管理秩序。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賠償法》,依法做好國家賠償工作,全年共審結國家賠償案件4件,賠償數額10萬元。
【執行工作】鞏固和深化集中清理執行積案活動成果,強化執行措施,完善威懾機制,實行執行分組分段改革,執行難問題得到進一步緩結。全年共執結各類案件11813件,執行標的額14.69億元,同比分別上升25.21%和37.56%。組織開展創建“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活動,市中院和八個基層法院被評為“全國法院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針對農村信用聯社貸款還貸率偏低的情況,組織開展農村信用聯社申請執行案件專項執行活動,共為農村信用聯社追回拖欠貸款4732萬元。大力開展反規避執行專項活動,共受理此類案件198件,結案198件,執行標的額1976萬元,嚴厲打擊了規避執行的違法行為。開展“惠民生、保穩定、促和諧”民生類案件集中執行活動,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涉訴信訪工作】抓涉訴信訪工作,解決合法訴求。將有效預防和最大限度減少涉訴信訪作為法院工作的突破點和重要抓手,堅持標本兼治,一手抓積案化解,一手抓源頭治理。嚴格落實涉訴信訪評估預防、約期接談、定期通報、多元化解、案件終結等五項制度。廣泛開展集中化解進京訪案件攻堅會戰,對重大復雜信訪案件,堅持院長包案、掛賬督辦、帶案下訪等做法,努力做到合理訴求解決到位、錯誤瑕疵糾正到位、思想教育疏導到位、實際困難幫扶到位、穩控措施落實到位,有效化解了一大批涉訴信訪積案。全年共接待群眾來訪591人次,受理申訴案件136件,立案復查136件,結案136件,結案率100%。進京赴省訪明顯下降。中央政法委和省接訪中心交辦中院案件數量分別同比下降35%和50%。落實便民措施,體現司法關懷。大力推行“立案信訪窗口”建設,推行立案一站式服務。認真落實首問負責、服務承諾、辦事公開、文明接待和崗位責任制等五項制度,努力為群眾訴訟提供優質便捷服務。中院和三個基層法院作為“全國法院立案信訪窗口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得到最高院通報表揚。堅持采取巡回審理、就地辦案,實行繁簡分流、小額速裁,降低群眾訴訟成本。加大救助力度,對866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減免緩訴訟費524萬元,為463名確無經濟來源、無力委托辯護人的被告人指定辯護人,以維護其平等的合法權益。
【強化司法公開調解化解社會矛盾】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工作原則,要求全市法院把調解貫穿于立案、審判、執行各個環節。貫穿于一審、二審、再身、申訴、信訪全過程,建立覆蓋各審判領域的全程調解機制。全市民事案件調解率達74.66%,刑事附帶民事案件調解率達65.27%,執行案件和解率達57.35,分別同比上升2.28%、2.09%和2.79%。積極參與“三位一體”大調解體系構建,加強訴前調解和訴訟風險評估,4000多起糾紛化解在訴訟前,減輕了當事人的訴累,緩解了訴訟案件上升勢頭。
【強化司法公開】積極推行陽光庭審。中院在全省率先設立審判法庭記者席,公開接受新聞媒體監督。實行裁判文書公開上網。只要登錄保定法院網,就可以查閱中院作出的裁判文書,既方便公眾監督,有利于提升法官素質。認真落實審務公開、院長接訪日、公眾開放日等措施。開通法院官方微博,適時發布法院信息,實現與網民的交流互動。新選任542名人民陪審員,依法拓展人民陪審員參與庭審范圍。全市法院當庭宣判率達65.26%,一審案件陪審率達74.58%,分別同比提高3.83%和2.01%,司法公開民主大幅度提升。
【推行審判工作科學管理】為推行審判流程科學化管理。中院依托流程管理軟件功能,突出審限監督,建立臨近審限案件預警制度,切實加強立案、分案、審理、結案、執行、歸檔等各流程環節的全程動態監管。每個司法統計月結束后,統計案件數據,制作流程通報,將全市法院及中院各業務庭案件收結、發還、調撤、延長審限、卷宗歸檔等情況逐一公布,實現在審判流程的全方位覆蓋,無縫隙化管理。推行案件質效常規化監督。嚴把立案審查關,實行電腦科學分案,從源頭遏制人情案、關系案。加強庭審監管,規范庭審行為,嚴格庭審程序。通過旁聽觀摩、實時監控、庭審評比等方式,提高法官駕馭庭審能力。規范院長、庭長對案件的指導監督職責,通過網絡監管、聽取匯報,查閱案卷等方式,嚴把證據法律關、發還改判關、裁判文書關。嚴格案件質量評查,結合開展執法大檢查,廣泛開展消除程序瑕疵案件活動,對存在的執法瑕疵和執法不規范等問題給予通報,督促整改,有效提升了案件質量。推行審判績效精細化考核。建立審判管理與考核獎懲對接機制,將工作績效與評先評優、晉級晉職結合起來,形成以工作實績選人用人的導向,激勵法官多辦案、快辦案、辦好案。科學設定考評指標,對均衡結案率、一審陪審率、申訴聽證率、當庭裁判率、實際執行率等23項綜合指標,年初建賬、每月要賬、年終算賬,全面評價法官、合議庭、業務庭的業績,促進了整體辦案的提升。通過推行科學的審判管理,全市法院發還改判率由上年的4.51%,下降為2.36%,同比下降2.51%審判質量綜合指數位居全省法院第三位,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加強法官隊伍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和“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和法官職業道德教育。堅持典型引路,依托演講比賽、書畫攝影展、先進表彰會等形式,大力弘揚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工作中涌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其中17個單位獲全國先進集體稱號,21個單位獲省級先進集體稱號,5名干警獲全國先進個人稱號,9名干警獲省級先進個人稱號。加強職業能力建設。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組織全市77名法官進行了網絡晉級培訓;舉辦各類專家講座和培訓班13期,培訓干警900余人次;組織開展優秀審判長、優秀裁判文書評比、司法警察比武和書記員崗位競賽等崗位練兵活動。廣大干警的庭審駕馭、法律適用、證據認定等職業技能,以及群眾思想工作、化解復雜矛盾等綜合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加強司法改革力度。根據《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中院新招錄40名聘任制司法警察和書記員。對法警和書記員實行單獨序列管理。法警有法警隊統一編隊管理;書記員由市編辦批準設立的書記員管理辦公室統一調度,提升了司法輔助效能,推進了法院隊伍職業化建設。加強紀律作風建設。落實領導干部上廉政黨課制度,開展廉政警示教育,分四批對中院領導班子和干警開展思想紀律作風教育整頓。加強對下級法院領導班子的協管監督,對四個基層法院進行了司法巡查。建立部門廉政監察員制度,共設兼職廉政監察員230人。加大違法違紀查處力度,共查處違法違紀干警16人。加強基層基礎建設。積極推進基層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完成兩級法院“十二五”基礎設施建設編報工作,編列預算申請資金2億多元。為順平、望都兩個基層法院申請上級撥付專項建設資金2600萬元,已經到位;為淶源、徐水、涿州、高碑店、容城、易縣等6個基層法院,完成2012年度審判綜合樓新建(擴建)立項工作。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全市法院已建起局域網25個、視頻會議系統25個,21個法院建設了標準化數字法庭。
【主動接受監督】全市法院嚴格貫徹執行《監督法》,將接受人大監督化為兩級法院的自覺行動。積極配合市人大常委會開展行政審判工作調研,認真落實審議,評議意見、不斷改進工作。采取登門走訪和邀請視察等方式,加強代表聯絡工作。全市法院共走訪各級人大代表1365人次;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法院和旁聽庭審386人次;編發《保定審判》,及時向代表通報工作情況。加強督查督辦,對市人大常委會交辦的13件案件,全部按期辦復。同時高度重視政協提案、建議辦理工作,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社會各界對審判工作的意見。
(趙凱新 晉層山)
政法·司法行政司法行政
【保定市司法局】保定市司法局是保定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職能部門,業務上受河北省司法廳指導,是擔負組織、指導、協調、部署普法依法治理、民間矛盾糾紛調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國家司法考試、法律服務、法律保障、法律援助、司法鑒定等工作的行政執法機關。保定市司法局機關政法專項編制80名(含紀檢、監察編制3名),內設機構15個,下轄25個縣(市、區)司法局。
黨組書記 局長 周立光
黨組成員 副局長 耿鳳忠 劉占博
郝春海
副局長 師蘊珩
黨組成員 紀檢組長 王小洪
黨組成員 政治部主任 楊海明
李蘭云(3月任)
黨組成員 普法辦主任 付玉(女)
調研員 楊海明(3月任)
助理調研員 李德虎
公證處主任 王建樂
【概況】2011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圍繞“服務十二五、推進大維穩”,大力深化服務經濟發展、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基層基礎建設和隊伍建設,全面提高了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自身科學發展的能力。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市圍繞重要節假日及敏感時期,共開展了6次矛盾糾紛集中排查調處活動,共調處各類民間糾紛12060件,調解成功11813件,調處率達100%,調解成功率達98%,有效地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辦理各類法律事務12080件,擔任政府、企事業顧問956家;辦理公證1.9萬件,收費180余萬元,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1.2億元;全市29家鑒定中心認真執業、依法執業,完成各類鑒定業務8820例,采信率為98%以上,為訴訟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全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100件;成功組織了保定市2011年度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2011年,保定市獲“2006-2010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城市”稱號,市法宣辦獲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普法辦”稱號,易縣被授予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縣(市、區),涿州市、定興縣獲“首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稱號;市司法局被中華全國人民調解員協會評為“人民調解宣傳先進單位”,被省司法廳評為全省地市級司法行政系統“實績突出單位”、全省“雙先”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司法行政系統軍轉干部培訓先進集體,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獲全市維護社會穩定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目標重點考核先進單位、優化環境工作實績突出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紀檢監察工作、黨務工作、市直信訪工作、工會工作、婦女工作、信息公開工作先進單位等全國、省、市級榮譽138項。
【推動法治環境建設】深入推進“法律八進”,全市積極開展“人民調解法”、“消費與民生”、“送法進軍營”、“敬老月”宣講大會、集中整治堵塞交通等群體性違法行為宣傳教育等大型法制宣傳活動,在“12·4”法制宣傳月系列活動中,圍繞“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主題,開展了報社訪談、集中宣傳日活動、送法下鄉宣傳、法律進社區宣傳、舉辦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識競賽、“我身邊的法律故事”征文活動、高校法律知識演講比賽、法制短信大賽、媒體宣傳、手機短信宣傳等系列活動,全市開展大型法制宣傳活動20余次,受教育群眾達10余萬人次。
【召開“五五”普法總結表彰暨“六五”普法動員大會】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獲得國家級獎項8項,省級獎項17項。11月14日,市委常委會專題聽取了市司法局關于保定市“五五”普法工作綜述、評選表彰情況及“六五”普法啟動工作的匯報。11月30日上午,召開了全市“五五”普法總結表彰暨“六五”普法動員大會。會議傳達貫徹了第七次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省“五五”普法總結表彰暨“六五”普法動員大會精神,市委副書記王曉棟在會上講話,省司法廳副廳長時清霜應邀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立山主持會議,市政府副市長劉寶玲就“五五”普法規劃實施情況以及做好“六五”普法工作作了報告,市人大副主任梁書屏宣讀了表彰決定,與會領導為“五五”普法先進代表頒發了獎牌和證書,全市共500余人參加了會議。
【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全市25個縣(市、區)都明確鞏固型、規范型、提高型調委會,共建立各種形式的人民調解委員會6840個,全市人民調解員共40177人,實現社會矛盾化解全覆蓋。深化構建“調防一體化”大調解格局,強化對人民調解工作指導和人員培訓,深入貫徹《人民調解法》,組織對全市各鄉鎮民調員近3萬人進行了“和諧杯”人民調解員崗位知識考試,開展了“爭當人民調解工作能手”活動及“和諧杯”人民調解員崗位知識技能競賽活動,7月21日在保定電視臺以電視錄播的形式進行了全市“達公·和諧杯”人民調解員崗位知識技能競賽決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實施矛盾糾紛大調解“融冰維穩”工程,全力化解社會焦點領域、群體性糾紛和久調不決、容易引起矛盾激化的糾紛,全年共調處各類民間糾紛12060件,有效地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提高法律服務與中心工作的貼近度】深入實施“三團一組法律服務工程”,成立“加快建設環首都經濟圈法律服務團”保定分團,指導廣大律師積極介入市政府確定的產業支撐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節能減排低碳環保項目、社會事業和民生工程四個方面的項目建設,通過擔任法律顧問、參與項目洽談、辦理招投標、投融資等提供多形式、寬領域的法律服務。積極服務“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業園區建設、“京滬、京廣高鐵”建設,新農村建設,為拆遷安置、征地補償提供法律服務。共接待法律咨詢2100余人次,調解拆遷戶380戶,辦理拆遷協議公證165件。積極服務新農村建設,全市法律工作者圍繞建立健全農村經濟體制,積極為有關部門制定政策、推進改革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確保了法律服務工作進一步深入農村、貼近基層、對接民生、便民惠民,全年共辦理各類涉及“三農”案件1029件,辦理涉農法律援助270件,清欠農民工工資123萬元,制定便農服務措施893條,開展服務進鄉村、服務農戶活動189次,共辦理各類涉農公證事項5000余件。
【全市律師工作會議召開】認真貫徹落實《律師法》和中辦發\[2010\]30號文件和全國、全省律師工作會議精神,6月份成功召開了近年來保定市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律師工作會議。市委副書記王曉棟講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立山主持,會議全面總結了全市律師工作,就加強和改進新時期保定市律師工作進行了部署。明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律師工作,為律師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法律精通、維護正義、恪守誠信的律師隊伍。
【加強法律援助工作】大力開展法律援助宣傳,擴大法援覆蓋面。積極開展“當代雷鋒—志愿者在行動”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市、縣兩級法律援助機構聯合工會、殘聯、婦聯、老年協會等多個部門、志愿者,各中小學校,積極組織廣大志愿者在城鄉大力弘揚雷鋒精神,1000余名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百余場次。全市在活動中共解答法律咨詢9786人次,張貼標語6500余條、制作橫幅500余幅、展板300塊,出動宣傳車100余臺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9.5萬余份。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的部署、推進、實施工作中,第一季度全市即完成了省中心下達的全年中央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案件指標任務,兌現項目資金20.36萬元,完成106%,名列全省第一,受到了省中心領導的好評,為全省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實施起到了示范作用。全年“12348”法律咨詢熱線共接待群眾來訪咨詢9026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35%,電話咨詢1632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40%。全市共承辦各類法律援助案件2100件,完成市政府下達任務的116%,實現了“應援盡援、應援優援”,援助率達100%。
【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工作取得進展】完善和健全社區矯正機構建設,夯實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基礎。經市政府發文,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處”正式啟動,全市25個縣(市、區)司法局全部成立了社區矯正管理局并掛牌運行,同時均成立了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工作領導小組,340個鄉(鎮)、6204個村、居均成立了社區矯正工作站和村級小組,基本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區矯正工作組織網絡。9月18日,聯合中國電信集團保定市分公司在徐水縣成功召開了全市社區矯正信息化建設推進會議,制定了《社區服刑人員定位終端(手機)使用管理規定》,由“人防”變“技防”,社區矯正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大力推進,全市1380名社區矯正人員開通了定位手機,實現了網絡監控,確保了矯正對象始終處在監控范圍,不發生脫管、漏管。此舉提高了社區矯正工作的監督管控效率,標志著保定市社區矯正工作、監管工作開始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全市在冊社區矯正服刑人數2443名,未發生一起重新違法犯罪;刑釋解教人員1967人,達到了幫教率100%,安置率90%,重新違法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4月27日,局長周立光在司法部舉辦的全國地市級司法局長培訓班上以“積極探索履職盡責,推進社區矯正工作無縫對接”為題進行了發言,得到了司法部社區矯正管理局領導的高度評價,標志著全市社區矯正工作已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司法所管理體制全面理順】經過全市司法行政系統歷時一年半的努力,截至6月底,全市25個縣(市、區)342個司法所全部實行由縣(市、區)司法局垂直管理。此舉為司法行政業務工作有效推進到基層提供了體制上的保證,提升了縣(市、區)司法局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得了明顯效果。
【基層基礎工作力量進一步加強】
大力加強司法所隊伍建設,配齊配強工作人員,340個所新增100余人。全市16個縣(市、區)的155名司法所長落實了副科級待遇,67個司法所配備了機動車輛,296個司法所配備了辦公電話,309個司法所配備了微機、打印機,325個司法所統一了標識和會徽,司法所辦公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王文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