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國家高新區技術產業開發區】保定國家高新區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保定高新區”),位于市區西北部,地處保定北向發展重要位置,京昆引線(樂凱大街)、向陽大街、朝陽大街以及復興路、北二環、北三環等市區主要道路貫穿園區,市唯一的立交橋坐落于區中心位置。1992年11月9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初期批設面積12平方公里(包括中心區、西區和東區)。2008年,市委、市政府出臺《進一步加快高新區發展的意見》,形成“以國務院設定區為核心、托管兩鄉、共建一園”的空間格局(托管大馬坊鄉和賢臺鄉,與徐水共建大王店工業園),實際管轄面積約60平方公里,電谷中長期規劃總面積約118平方公里。下轄兩鄉、一個街道,共34個行政村、3個社區,總人口10萬。全區各類企業3015家,其中工業企業60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60余家,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70家,居河北省高新區第二名,占保定市高新技術企業60%。按照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發布的評價體系排名,保定高新區在88個國家級高新區中綜合排名第23位。
中共保定高新區工作委員會
書 記 孫金博
副書記 張志奎 佟維力
苑景華 (6月離任)
委 員 孫國山 連書君
馮建法
丁 陽(4月離任)
馬鐵里 高金三
保定國家高新區管理委員會
主 任 孫金博
常務副主任 張志奎
副主任 苑景華 孫國山
連書君
丁 陽(4月離任)
【概況】 保定高新區初步形成了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新型儲能、高效節能、輸變電和電力自動化等六大產業體系,得到了國家科技部、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等部委高度評價與支持,保定新能源產業已獲批準多個國家級基地稱號,包括:國家新能源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化基地、國家新能源與能源設備產業基地、國家出口創新基地、國際合作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太陽能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等。201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890億元,同比增長9%;建筑業總產值4.89億元,同比增長55.2%;實際利用外資2.8億美元,同比增長870%;固定資產投資77.6億元;財政收入23.5億元。
【項目建設】 2013年,申報省市重點建設項目12項,謀劃實施區級重點項目30余項,省市重點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58億元,投資完成率101.6%,在全市項目綜合考核單元中(四區)排名第一;總投資8億元的四方三伊二期項目開工,拉動智能電網產業實現新突破;總投資16億元的惠陽新區一期項目竣工投產,與央企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深化。科技中小企業加速成長。以樂凱新材料、天河環境工程、科諾偉業為代表的高成長性企業持續擴張,金鎖安防、奧普節能公司分別在上海股交中心和新三板掛牌上市,成為園區科技型中小企業成功上市融資的典范。項目儲備進一步擴展。強化對接京津、對接央企,在北京招商周成功舉辦新能源和智能電網產業專題推介會,簽約項目9項,總投資98.8億元;成功舉辦中國電谷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硅)產業集群發展研討會,與中科院半導體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碳化硅集群發展明顯提速。
【創新體系】 2013年2月,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裝備產業集群獲批國家首批10個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之一;5月,大學科技園研發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新能源與智能電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正式成立;國家級風電、光電重點實驗室、檢測平臺投入運行,實現了從制造中心向研發、技術、檢測中心的跨越升級;孵化器倍增計劃順利實施,投資6億元、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的電谷創業園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全新平臺。
【園區建設】 2013年,完成朝陽大街北延路燈工程,順利推進風能大街南延、緯三路等新區路網建設;新區供熱管網延伸鋪設15公里;完成保花雙回220KV線路、高小線路和大馬坊村線路遷改任務;與天津港共建的保定國際陸港建成開港運行;北部新城城市框架日益顯現。
【發展環境】 開展了城市管理6S行動、“洗城凈天”、大氣污染治理等系列活動,投資300多萬元完成競秀街全封閉壓縮式垃圾臺站建設,啟動了環衛市場化運行機制,出臺了《高新區城市垃圾管理辦法》,齊抓共管、綜合施治、注重長效,6S行動全市年終評比第一,有力改善了園區環境;實施了“秋收100”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強攬工程、強買強賣等違法行為,營造了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
【社會事業】 2013年,投入260萬元升級教育設施,順利通過省級教育督導評估驗收,中學建設正式啟動;深化基層年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探索形成了城郊型生態農村發展思路,高標準完成“十件實事”,改善了村容村貌;深入開展和諧社區建設,茗暢園、新世紀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低碳社區”稱號;大力推進食品藥品放心工程,“油條哥”劉洪安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弘揚了誠信經營正能量。
(劉暢)
開發區·白溝新城
白溝新城
【白溝新城】 白溝新城是2008年7月28日由原高碑店市白溝鎮和原白洋淀溫泉城開發區合并組建。2010年8月經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復。2010年9月正式揭牌。轄1鎮1區,由雙向六車道的快速路相連,轄區面積6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里,轄33個村街,常住人口15萬,流動人口10萬~15萬。白溝鎮位于冀中平原中部,處于雄縣、容城、高碑店3縣(市)相交之地,距保定市區65公里,地理坐標北緯39°05′~39°10′,東經116°00′~116°03′。
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張 海
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白溝鎮黨委書記 楊建軍
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 李增良
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張鐵柱
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管志民(援疆)
【概況】 2013年,白溝新城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6.8億元,同比增長 10.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7.6億元,同比增長2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2.1億元,同比增長1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2.5億元,同比增長12.9%;財政收入完成3.6億元,同比增長28.6%;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8億元,同比增長24.2%;市場成交額完成628億元。
【特色產業】 白溝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箱包之都和著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箱包制造和商貿物流是白溝的主導產業。箱包制造業經過30多年發展,已形成了一個輻射周邊10個縣(市)、50多個鄉鎮、500多個自然村,從業人員達150萬人的區域特色產業集群。擁有箱包企業近40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50多家,形成了從原輔材料生產到成品銷售的龐大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年產箱包7.5億只,是全國最大的箱包產銷基地。有250多家企業在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直銷窗口或公司,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箱包之都”。商貿物流業發達,已經形成了集箱包、服裝、鞋帽、小商品等十幾大行業于一體的大型綜合商貿集群,擁有14個專業市場,總經營面積400多萬平方米,吸引了國內外近7000個品牌入駐,上市商品達150多大類,250萬個品種。發達的商貿業帶動了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白溝是省級物流產業聚集區,擁有貨運線路200多條,站點121家,覆蓋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年吞吐量達1500多萬噸。
【狠抓項目建設,經濟發展支撐力明顯增強】 按照“抓大顧小,在建項目抓進度、謀劃項目抓進場、儲備項目抓跟進、建成項目抓效益”的工作思路,舉全區之力推進項目建設。2013年列入省、市重點計劃項目共計5項,總投資107.9億元。其中總投資58億元的國際箱包交易中心、國際原輔料交易中心和總投資12億元的泰閣建材城項目已投入使用。
【主動作為,在對接京津上取得新進展】 按照省委提出的“大力培育環京津地區新的發展增長極”和市委書記聶瑞平提出的“打好環京津這張王牌”的要求,多措并舉,主動對接京津,取得了顯著成效。5月份,成功舉辦了北京招商周白溝新城推介會,簽約了總投資53億元的箱包專家會所、箱包博覽館、和道國際箱包交易中心購物景區、國際服裝博覽中心4個項目。與天津市口岸辦就加強區域口岸合作簽署了合作意向書,支持白溝新城建設“北方內陸無水港”“中國箱包物流基地”。同時,積極與北京市西城區就服裝批發市場外遷項目進行了多輪磋商,在對接京津上邁出了新的步伐。
【統籌城鄉發展,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 圍繞建設“國際商貿旅游名城”的目標,進一步加大投入,實施了總投資1.8億元的城市供水、供熱、亮化、綠化等10項基礎設施工程。日處理3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全面投入運營,日處理500噸的垃圾處理廠也將試運行。結合“幸福鄉村計劃”,強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通過村街自籌、政府補貼、部門幫扶等方式,籌資1368萬元用于試點村道路硬化建設,總硬化面積12萬平方米,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創新社會管理,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一是堅持依法治理,下大力優化社會環境。相繼開展了“嚴打整治百日會戰”“秋收100”等一系列嚴打整治專項行動。全年共破案476起,抓獲537名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營造了和諧穩定的法治環境和社會環境。二是緊緊圍繞建設服務型政府,下大力更新觀念,轉變職能。強力推進效能提升行動,全面清理行政審批事項,開展機關標準化建設,全部公開行政權力,全區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三是加大整治力度,構建文明生態環境。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240余人次,檢查企業100余家,關停各類污染企業近40家。大力推進集中供熱,城區新增供暖面積260萬平方米,總面積達到500多萬平方米,空氣污染排放進一步減少。同時,集中開展了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全區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和諧穩定的局面進一步鞏固。
【黨的建設再上新臺階】 著力夯實基礎,深入推進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投資350余萬元高標準完成“十件實事”。狠抓村級組織建設管理,消除薄弱環節,基層戰斗堡壘作用明顯增強。強力轉變作風,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為民務實在一線”等活動,查實情、訪民意、解難題、抓落實,在務實干事中促進了干部作風轉變,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增強紀律約束,專項整治吃空餉,整改騰退超標用房,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務環境。同時,醫療、教育、文化、民政、武裝等工作也取得了新進展。
(顧延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