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是著名戰地記者方大曾誕辰110周年紀念日,由方大曾研究中心、保定市地方志辦公室共同舉辦的方大曾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在保定市方志館舉行。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員首先在方大曾紀念室向方大曾半身銅像敬獻了花籃,表達對方大曾的深切緬懷,參觀了紀念室內的陳列展覽。之后召開了座談會,由方大曾研究中心主任孫進柱結合話劇《消失與重現》的片斷播放,向大家介紹了在長春參加演出活動的情況和感想。
這部話劇由吉林藝術學院出品,改編自馮雪松著作,由吉林省作家協會主席金仁順擔任編劇,以環境戲劇的演出方式和表現手法,時空交織,移步換景,情景交融,表現了方大曾、馮雪松兩代新聞人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給人以非同尋常的藝術感受。
活動由保定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張積濤主持,座談會上大家在發言中認為,保定曾是戰火硝煙的抗戰前線、方大曾年輕生命消失的地方,也是因為當代新聞人馮雪松持續不斷的尋找,使方大曾精神重現的地方。方大曾作為中國戰地記者的先驅,是公認的盧溝橋事變現場報道第一人,他失蹤在保定一帶的抗戰前線,他的文字報道和照片是中國人民奮起抗戰的真實寫照,他25歲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其精神卻永遠閃耀在中華民族的歷史星空。馮雪松作為當代新聞人,以持之以恒的精神,20余年對方大曾不懈的尋找,由對一個人的尋找,到對一種精神的追尋,弘揚了偉大的抗戰精神。從他們身上讓人體會到什么是責任擔當,什么是家國情懷,什么是生命的價值。保定作為方大曾紀念室和方大曾研究中心所在地,應該在方大曾精神的弘揚和研究上發揮好陣地作用,并成為聯系全國各地志同道合的各界朋友的橋梁和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