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組就村志編修機構、人員結構、資料搜集、經費來源、成效作用等機制體制進行了詳盡的了解,對修志機構發揮作用、村志編修成果和作用,以及后續開發利用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具體意見。
調研組指出,編修村志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樁大事。既是對地域文化的保護挖掘,也是基層人民對家鄉美好生活的回憶寄托,是歷史文脈的傳承。脫貧攻堅工作已經圓滿收官,鄉村振興事業蓬勃發展,村志編修正是為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提高鄉村治理能力提供準確資料信息和有益歷史借鑒,意義重大,應當高度重視。
調研組強調,一是體例、內容要完備。村志體量小,內容上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要求志書的基本要素齊全、明確。要做到新舊對比、史實支撐。體例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所有形式都要為內容服務。二是堅持詳今略古、詳近略遠原則,清晰把握歷史沿革脈絡,以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中共十八大等重要時間節點劃分,體現地域特色、時代特征。三是編修機制體制要到位。加強村兩委班子成員組織領導,在村民中廣泛宣傳動員,社會廣泛參與,上下協調聯動。加強隊伍建設,發揮編修人員、志愿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和動員專家學者、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以及知情人、當事者參與鄉鎮村志編修工作。
市方志辦將以此次調研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全面深入挖掘鄉村文化,搭建鄉愁記憶平臺,留存鄉村厚重歷史,增強鄉村文化自信,為鄉村治理提供依據和參考,全面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