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0日)
李培林
同志們:
第五次全國地方志工作會議已經圓滿完成各項主要議程,現在就要結束了。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對會議作簡要總結。
(一)
這次會議是第五屆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開局之年召開的共商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大計的重要會議。總結分析會議情況,梳理思考會議內容,綜合大家的意見,以下幾個方面令人感受深刻:
一是領導重視。黨中央國務院對這次會議十分關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專門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受李克強總理委托,與部分會議代表座談并作重要講話,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對全國廣大地方志工作者表示問候,充分肯定地方志和地方志工作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殷切期望,對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做好地方志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部分成員,各省區(qū)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副省級城市、解放軍、武警部隊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分管或聯系地方志工作的領導同志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出席會議,并提出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地方志工作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體現了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地方志工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
二是內容豐富。這次會議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半時間,但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安排緊湊。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組長王偉光代表第五屆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向大會作了工作報告。國家檔案局局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副組長楊冬權對開展全國地方志系統(tǒng)表彰先進工作進行了安排布置。我就《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4—2020)》(草案)進行了解釋說明。會議分成四個小組,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批示和劉延東副總理的重要講話精神,還有王偉光同志的工作報告和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及其說明等文件,結合本地、本部門工作實際,暢所欲言,展開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其中不乏真知灼見,發(fā)人深思。今天下午,會議安排半天時間,實地考察北京市方志館,為與會代表提供一次相互學習借鑒的機會。
三是成果豐碩。經過充分有序的會議籌備和全體與會同志的共同努力,這次會議取得了許多喜人成果。會議全面總結了第四次全國地方志工作會議召開五年來取得的工作成績和寶貴經驗,科學分析了當前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面臨的大好形勢和難得機遇,明確提出到2020年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的奮斗目標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務;審議了《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4—2020)》(草案),使之更加系統(tǒng)科學、切合實際。會議統(tǒng)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振奮了精神,凝聚了力量,增強了大家進一步做好地方志工作的信心和決心。可以預見,會議取得的成果必將對今后一個時期,尤其是今后五年的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
四是勤儉節(jié)約。這次會議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把勤儉節(jié)約的要求貫穿到會議內容的設計、籌備和會務工作的全過程,如將全國省級方志工作機構主任會議合并到這次會議中,簡化會場布置,不擺放花草,減少會議材料印制等,會議用餐統(tǒng)一為自助餐,嚴格遵守國家規(guī)定的相關標準。總之,我們努力把中央提出的勤儉務實辦事業(yè)的要求真正落到了實處。
(二)
這次會議具有豐富的內涵,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將會議精神轉化為推動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的巨大力量,將是我們下一步的重要任務。下面,我圍繞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修史修志的重要講話、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批示、劉延東副總理的重要講話和王偉光同志的工作報告,再強調幾點:
第一,要牢固樹立大局觀念和服務意識。地方志工作必須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改革大局,堅持服務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和廣大地方志工作者要利用掌握豐富地情資料的獨特優(yōu)勢,積極開展地情信息咨詢服務、地情調查、地情編研和地情書編寫,挖掘宣傳地域文化資源,大力加強方志館、地情資料庫、地情網站建設,將地方志工作主動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當中,積極參與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弘揚當中。同時,地方志工作也是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地方志工作者要放下身段,扎根基層,時刻關注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慮所需,推動地方志工作與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密切結合起來。開展地方志理論建設和地方志學科建設也應有高遠的學術視野,要和整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緊密聯系,在為各學科提供基礎信息資料的同時,加大學術交流力度,充分吸收其他學科的優(yōu)秀科研成果。
第二,要動員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地方志工作。當前,社會內容越來越豐富,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僅靠地方志工作機構是難于完成好繁重的地方志工作任務的。要堅持開門修志的原則,不斷充實和壯大地方志工作隊伍,擴大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的社會根基和社會影響力。要加強與黨政機構、企事業(yè)單位,特別是高等院校、社科院、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相關單位的業(yè)務聯系,鼓勵動員離退休干部、不同學科的專家學者,以及關注家鄉(xiāng)發(fā)展、關心地方文化建設的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地方志工作,進一步提高地方志工作的社會參與度。同時,對于規(guī)劃任務外的志書,比如部門志、行業(yè)志、鄉(xiāng)鎮(zhèn)村志等,地方志工作機構要加強指導,進一步提高志書編寫的科學性和志書成果的學術性。
第三,要不斷增強質量意識和精品意識。地方志成果的生產是地方志工作的核心內容,成果的質量問題關乎地方志工作和事業(yè)的前途和命運。因此,開展地方志工作,必須毫不動搖地堅守質量第一的原則,絕不允許將不合格的產品流傳于世、貽誤后人。我們編修、編寫地方志成果,要有高度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始終堅持質量優(yōu)先、進度服從質量;要拋棄各種無端干擾和私心雜念,以十年磨一劍的毅力和執(zhí)著,鍛造出流芳百世的文化精品。開展理論研究也是如此。理論研究不能僅看數量,而應從質量著手,以嚴謹的學風、刻苦的探究、科學的態(tài)度,大力提高論文和論著的學術品位、使用價值。事實上,只有生產出質量過硬的地方志成果,我們才會有底氣、才會有信心,我們的事業(yè)發(fā)展才會有堅不可摧的雄厚基礎。
第四,要進一步完善《全國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4-2020)》。規(guī)劃綱要是指導小組為推動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而進行的頂層設計,是地方志事業(yè)奮斗目標和今后一個時期地方志工作任務的具體化。在會議討論中,大家對規(guī)劃綱要草案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會后,指導小組辦公室要充分研究和吸收,做好修改完善工作。各省區(qū)市地方志工作機構的負責同志要組織有關人員認真討論,形成正式修改意見,按照要求及時反饋至指導小組辦公室。此外,指導小組辦公室還要依據規(guī)劃綱要精神,做好方志學學科建設規(guī)劃等單項規(guī)劃的調研、制定工作。
(三)
要切實做好會議精神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會后,認真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匯報闡釋好會議精神。各地、各部門要盡快將會議基本情況、會議主要精神,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批示、劉延東副總理的重要講話、王偉光同志的工作報告,認真向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主管領導同志匯報,以爭取更大的支持,進一步提升地方志工作的地位,同時也為制定本地、本部門地方志工作方針政策,解決地方志工作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供依據。
第二,學習宣傳好會議精神。會后,指導小組辦公室要及時將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批示、劉延東副總理的重要講話、王偉光同志的工作報告、會議紀要等,作為重要文件印發(fā)到各地、各部門學習貫徹;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組織學習、大力宣傳會議精神,擴大會議的社會影響。重要文件要傳達到基層單位,使廣大地方志工作者正確把握發(fā)展形勢,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tǒng)一到會議的精神和部署上來。
第三,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指導小組辦公室要擬訂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工作方案,開展督促檢查,組織經驗交流,推動會議精神學習宣傳到位,貫徹落實到位;各地、各部門要根據會議精神,對照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目標、要求,結合本地工作實際,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難點,兼顧當前任務和長遠發(fā)展,改進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案,加大工作力度,不打折扣地確保會議精神和各項部署真正落到實處。
同志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全國地方志事業(yè)前進方向已經明確,發(fā)展新藍圖即將繪就,讓我們攜起手來,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真抓實干,開拓創(chuàng)新,為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